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赠房风波
分享到:
作者:田 凌  发布时间:2009-06-20 13:58:27 打印 字号: | |

        “前世的冤孽啊!……”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满身灰尘,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立案大厅,神情呆滞地呜咽着,泪水布满了那皱皱的脸庞。

        我将老人带进办公室,倒上一杯热茶,让他平静下来。经过询问,得知老人名叫张平,与老伴姜芳生有两男一女。老人们含辛茹苦地把儿女拉扯大,原本指望着养儿防老,尽享天伦。可是两个儿子结婚后,各过各的日子,逐渐与父母疏远,双方间的感情也日趋淡漠。反倒是女儿每每嘘寒问暖,照顾了老爸照顾老妈,甚是孝顺懂事。

        2007年初,老伴姜芳因患肝癌晚期住院治疗,张平多次要求儿子轮流到医院照顾,但两个儿子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一年多来,两个儿子到医院探望母亲的次数屈指可数,全凭女儿悉心照顾,为老人翻身、端屎把尿、擦身喂饭……。看到儿子置亲情于不顾,再对比女儿的贴心照料,老两口在伤心之余商量,今后以订立遗嘱的方式将他们所有的一套三室二厅房屋赠与女儿。2008109,姜芳疾病突发,未及留下遗嘱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嗣后,张平在家庭会上明确提出将房屋赠与女儿,却遭到两个儿子的一致反对,他们坚决要求依法继承遗产。无奈之下,张平来到法院立案庭咨询,希望通过法律手段完成老伴的遗愿。

        我了解案情后,深深地理解老人的心情,但作为一名法官,我不能只考虑到情理,从法律角度上讲,俩儿子目前尚未丧失继承权,在他们不放弃继承权的前提下,张平无权处分俩儿子的继承份额。因此,老人的愿望实现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我想,修复亲情是处理矛盾的关键。我于是通知老人的儿子们来法院,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负责人、人民调解员及相关亲属参与座谈。座谈过程中,我始终将亲情作为沟通的桥梁,耐心细致地和老人的儿子们讲解法律规定,宣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阐述情理法的关系,唤醒了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老人的两个儿子最终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父亲的决定,事情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一场家庭风波平息了,在无奈的十字路口,父子将亲情作为最清晰的路标,使父子间的误会最终得到化解;在众多解决矛盾的方法中,我们选择了亲情感化作为最佳方案,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那一刻,我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

 

 

 

来源:津市法院
责任编辑:粟伟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