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下访随笔
分享到:
作者:谢迎春  发布时间:2009-06-26 14:08:39 打印 字号: | |

我作为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2008年受组织安排到市信访局跟班学习。来信访局的每一天,都感受着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历史变迁、宦海沉浮、财富纷争的故事,从三尺审判台走到处理社会矛盾纷第一线,心中总有着一种别样的感受。

819,正是举国盛事——北京奥运会鏖战之时,人们正津津乐道于菲尔普斯8枚金牌的神奇硕果,感慨于刘翔的神秘退出。一大早好酷热,到办公室已是大汗满头,看到有一些人正围在信访接待室的门口。今天由市委肖副秘书长带我和同事小高去处理两件信访案。对于我来说,下访,还是第一次。所到第一家信访户刘某的预制件厂因属违章建筑被拆除,未得补偿,多次到市委上访。因近期市委领导的接访,肖秘接受了督办部分信访事项的任务。刘某看到了曙光,但她的这件事处理起来很是棘手,市里在进行拆违的统一行动,涉及到行政执法和按什么政策补偿的问题,类似的情形也还有几家,领导也很慎重。车子很快到了刘家,她家的房子是两层楼,钢筋混凝土浇得很牢实,很明显抗震性能强,没有装修。肖秘还带了市里几家部门的工作人员,区里、村里都有人参加,大家在一起商量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看得出,肖秘在处理这方面事务上是个行家里手,马上对现场作了分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刘某看到市里领导来了,也很热情,她言词不多,但是个精明人,知道她的事有希望解决,很配合的样子。听了肖秘讲了如何解决她的问题后,她更有了信心,闪烁着激动的眼神。嘴里连声说谢谢领导。我想,或许这是个好兆头,既然刘某同意协调解决,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一看表,时间已是十点半了,还得赶下一趟——王某家。

到王某家,一看,就知道是个“钉子户”。灌溪镇是鼎城区的经济开发区,镇门口有一排字“中国吊车第一镇”,感觉到地方领导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心。王家就在开发区的一个重点工程筹建地方的中心地带,13户人家,搬了12家,廖家孤零零地在一块平地的中央。我立即想起了网上的一张照片,重庆某地周围已进行施工挖了深坑,而留下一个被拆迁户成为孤岛的照片,并附文字“史上最牛的被拆迁户”。同行的区、镇干部讲,他们对王做了上百次的工作,都做不下来。我想,这次真的碰到钉子了,我曾接访过她,感觉她是个嘴上功夫利害的女人,讲话水泼不进。果然,肖秘讲了后,她好象不在乎市里领导来处理问题是个契机,还是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估计肖秘见多了这样的主,也许是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还是契而不舍的做工作,安排得很合情理,他很会讲,我们这些人都被感动了。王好象受到了感染,但依然不肯让步。我感觉到她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比较盲目的较劲。同行的几个人都有放弃的意思,在肖秘的坚持下,也只好陪着。天气好热,怕有近40度吧,王从冰霜里拿出的冰葡萄都变热变软了,肖秘、高和我几个体胖者衣服都湿透了。看来,钉子户也不是好当的,没有几下子,谁都会被感动。下午一点半了,或许是天气热的原因,也许是肖秘的说服工作起了效果,王的口气有了松动的余地,肖适可而止,决定收兵。下一步,就是其他人做具体工作了。

在食堂吃饭,肚子咕咕叫,平常中午没有胃口吃饭,这时,所有的菜都是美味佳肴了!

上访难,下访亦难。

 

 

来源:常德中院
责任编辑:粟伟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