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分享到:
作者:付勋艳 姚运国  发布时间:2010-03-04 19:08:10 打印 字号: | |

谭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举止干练,言语中流露出自信、谦和。在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干警眼中,在法庭辖区当事人心中,她宛如空谷中的一支幽兰,默默地绽放着那一缕芳香。这位80后的美女法官2008年参加法院工作,凭着对法官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秉公执法,忘我工作,为维护法律适用的公平公正、维护广大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做了积极努力和探索,获得了领导、同事、当事人的一致肯定。近两年来,她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引发涉诉信访,案件质量考评优秀率100%,先后被评为五星级干警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度考核获优秀等次。

 

扎根基层,理性审视农村妇女儿童维权现状

 

        刚到鼎城区法院时,谭芳被分配到位于斗姆湖的基层法庭担任书记员工作。80后的她把基层法庭工作看作是一个锻炼自身能力的好机会,因为农村不仅有宜人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新鲜的菜蔬、纯朴的民风,更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她探索未知,发挥所学,实现人生的价值。她克服了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和庭里的同志一起投入到农村基层法庭工作中去,认真做好送达、庭审记录、调解、内勤等各项工作,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

 

任命助理审判员后,办理的案子多了,谭芳渐渐发现,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妇女儿童更处于弱势,离婚诉讼中妻子在法庭上展示遭受家庭暴力后触目惊心的伤口,村民因为无人照料的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事故得不到赔偿而要求法庭处理,年迈的老人因子女不愿赡养饥寒交迫的跑到法庭寻求司法帮助,等等。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摆在谭芳面前,如何处理这些普通却又棘手的民事纠纷,法学教科书上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理性的面对和思考。由于经济收入、劳动能力、文化程度、法律意识、性别歧视等方面的因素,农村妇女儿童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维权成本相对较高,维权难度相对较大,如农村男劳动力外出打工,长期分居使夫妻感情淡漠,最终双方对簿公堂要求离婚,但掌握大部分经济收入的男方可能隐匿夫妻共同财产,致使妻子在离婚后失去经济来源造成经济困难;又如农村留守儿童在遭受不法侵害时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更没有人为其固定证据和诉诸法律。谭芳认为,扎根基层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是基层法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用法律的武器捍卫那些应当得到保护的人,要让法治的阳光照耀到辖区每一位公民的心中,让农村更和谐,让社会更温暖。

 

敢于担当, 公正无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作为法院工作人员,谭芳努力使自己具备正直的为人,中立的态度,公正的审判,平常的心态。在面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案件时,谭芳更是以一位女性独特的视角去审视和处理,虽然身材瘦弱,却敢于担当。20098月的一天,谭芳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未曾谋面的某女当事人李某,称其因与丈夫感情不和,想向法院起诉离婚。从电话那头忧郁的语气中,她能感觉到一位女性对婚姻的无奈和痛楚。出于一名法官的职责,谭芳将离婚诉讼的相关要件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内容告诉李某,然后极力做她的思想工作,劝导她不要意气用事,直到对方情绪稍稳定后才放心的挂断电话。第二天,谭芳收到了李某事先写好的诉状,并按法定程序立案受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谭芳了解到,李某和丈夫已经分居两年时间了,这两年时间里,她一个人带养小孩,受了不少委屈。如今,小家伙才两岁多,嗷嗷待哺。作为法官,我能为她做些什么?谭芳在想。

 

        在开庭之际,谭芳在征得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将法庭搬到李某位于农村的家中,公开审理,这样既方便当事人应诉,让李某腾出更多时间照顾小孩,又能通过公开审理的方式,向当地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开庭那天,当事人双方的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到场旁听。在遵循法定庭审程序的同时,谭芳特别注意了说话的语气和语速,并有意营造和谐的氛围,一方面消解了当事人双方的对立情绪,另一方面让旁听群众直观地感受到庭审的程序公正性。虽然当事人双方在庭审中没有达成调解协议,但在当事人家中开庭审案的方式起到了特殊的效果,使当事人双方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埋怨。同时,旁听人员对这对年轻人的婚姻也多了一份理解,尤其是双方当事人的家属。开庭后,谭芳依法制作了民事判决书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双方均表示服从判决。判决生效后,李某给谭芳发来了短信,说谢谢你站在法律公平公正的角度,维护了我们母女俩的合法权益……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能动司法,力促妇女儿童维权诉讼案结事了

 

《论语》有云:君子不器。在谭芳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法官。她认为,法官既不应当是咬文嚼字、奉成文法为唯一经典、无视社会和谐与人民利益的法律工匠,更不应当沦为玩法弄权、以法律为作恶工具的为虎作伥之辈。对她来说,结案只是法律程序的完结,纠纷解决才能使受损的民事关系得到修复,才是司法的最终目的。在审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谭芳发现,原告张某与被告杨某本是朋友关系,张某因到杨某家中吃饭时火锅燃料泼洒被烧伤而起诉要求赔偿。这是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判决是最简单的操作方法,但谭芳并没有这么做,她考虑到双方本是朋友关系,只要用心寻找出他们结怨的症结,唤回友情,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在法官精心组织下,该案调解结案。

 

按常规,当事人签收了调解书,案件就结案了。但是在调解协议履行过程中,杨某的妻子要求法官出面参与。此时,谭芳正怀有身孕,考虑到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急切心情,她不顾身体的不便和天气的寒冷,陪着杨某的妻子楼上楼下跑银行,办里转账手续,还耐心解释杨某妻子的种种疑惑,最终使调解协议顺利履行完毕。第二天,杨某的妻子拿着2副绣花鞋垫来到谭芳办公室,深情的对她说:谭法官啊,我也是女人,看着你挺起大肚子陪我办手续,这被告我当得服气。这2副鞋垫是我亲手绣的,送给你做的纪念,你是好样的!

 

正是这样一位年轻、善良、能干的美女法官,用自己高尚的职业情操,人民法官的一言一行,柔肩担道义,真情为妇孺,为辖区内的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晴朗的蓝天。

 

 

 

来源:鼎城区法院
责任编辑:粟 伟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