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学生时代的纯情逐渐远去,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慷慨也为日复一日的工作所磨灭。青涩学生时代的一个个故事是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镶嵌在记忆的相框里,让人怀念。4月举办的全省法院第四期预备法官培训班,来自全省法院的300多名学员聚集在麓山脚下,抛却工作的烦恼,潜心学习,互相交流,感觉又回到了久违的学生时代,拾起了正在远去的青春。
“一定努力学”
学习生活简单又明快,每天随固定的时间作息,带着卸下工作之后的一身轻松,行走在宿舍、教室与食堂,日子单纯宁静得似乎可以听到时光溜走的“叮咚”声,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学习真的挺不容易。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赤子,经历过求学的艰辛,也经历过就业高压下所有大学毕业生的迷惘与茫然,能进入法院工作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而能有这么一个完全脱产的学习机会就更是难得了。我相信很多人都视此次培训为一次宝贵机会,因为这次的很多学员都是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能再做一回学生,再回味一次曾经的青春,感觉都是美好的吧。
我住唯实楼时(后来常德地区的统一搬到金沙了),我的一名怀化的室友,他在法院已经工作五六年了,就曾经说“这次学习机会太宝贵了,以后都不会有了,一定努力学点东西”。的确,在省委党校学习的日子,大家都很努力,课上认真记录,专心思考,沉入专家学者或资深法官的思想经纬,任他们思想的羽毛叩击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启迪和知识。这次培训班的学习风气很好,这是很多人的评价。
麓山记趣
我们学习的省委党校位于岳麓山脚,湖湘大地,人才辈出,岳麓山人文荟萃,以其幽美的风景、厚重的文化积淀享有盛誉。这样一处胜地,我们自然不会错过了。课后一有机会,大家便组织起来一起去爬山,一是体味登临山顶,俯瞰长沙的豪气,一面也为消耗过多的精力与脂肪(学习期间吃住很好,一不小心可就发福喽)。在党校学习的20多天里,我们先后六次登上岳麓山,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次。第一次的时候,一位酷爱打羽毛球的女同志问:“爬山和打羽毛球哪个累一点啊?”,全场哗然,结果爬山的时候,才到一半就爬不动了,可能是出现了大脑缺氧、头晕目眩的情况,竟然惊呼:“不好,我出现高原反应了”,岳麓山才多高,能有高原反应吗?后来亏得多名同事相助,才将她拉扯上去,到山顶后实在走不动了,不得不请了个景区敞篷车下去。
另外有一次,我们不愿走爬了多次的老路,尝试走一条新路,由于是新路,我们只得在摸索中前行。那天是阴雨天,天黑得特别早,加上两边树林茂密,丛林中已是伸手难辨五指了。我们已经累得汗流浃背,却还不知道幽黑的山路还要绵延多久。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小雨,我们谁也没有带伞,一下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着实慌了一把。没办法,下山的路比上山的更难也更险,我们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了,好不容易登上一个小山顶,一望才发现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山顶,真正的山头依然横亘在我们面前。没办法,在夜雨的催逼下,我们不得不奋起余力向山顶进军。到了山顶,也就是长沙古炮台旧址,摩挲着长沙会战纪念碑,望见长沙辉煌的灯火,想象当年会战的悲壮惨烈,纵情长啸、壮怀激烈,疲劳一扫而光。
“常德是个充满阳光的地方”
培训班快结束的时候,组织一次文艺汇演,全省各市州均要出节目,我们常德地区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几个年轻学员一合议,决定搞一个小品。时间紧急,说干就干,武陵区法院的谢维首先原创了一个剧本《九品县令》,主要讲述一个县太爷勾结师爷贪赃枉法,最后伏法的故事,颇具教育意义。鄙人方面大耳,出演县令,师爷、马员外、柳如花、衙役等一干演员也确定下来。从确定演员到最后演出,我们只排练了三四次,并且还是利用午休时间在卧室搞的,边熟悉剧情边增加表演元素。剧情基调是夸张、搞笑,由于我们几个常德小伙均为人正派,在剧中反串坏人,开始效果并不理想。排练中我们互相批评、互相示范,逐步朝预定目标靠近,最后,大家终于突破了自我,县令奸诈、师爷卑鄙、马员外无耻、男扮女装柳如花闪亮登场,几乎爆场。最后演出时,全场笑声掌声不断,完全达到了预定效果,结果,该节目荣获第二名。益阳法院的一位朋友评价说:“看了这个小品,就知道常德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由于此次表演,很多人也认识了我们,大会餐时,我们每到一处敬酒,总有人说“县太爷来了”“师爷来了”“如花来了”,呵呵,颇有点明星感觉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曾经欢聚一堂的全省第四期预备法官学员们,如今都已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但是,我相信,麓山脚下这一个月快乐充实的生活,将成为我们心中美好的记忆。今写下此文,聊作纪念,与各位学员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