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橘之痛
我老家座落在雪峰山脚下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里,在那里我度过了一个虽清贫却幸福的童年。我家有一个几十株橘树的橘园。入秋后橘皮渐黄,翠绿中的点点橙黄,使儿时的我不知在梦中流过多少次甜蜜的口水,当然,其中也不凡种种贫苦的辛酸。
不知几岁时,我还未上学。每到这个时候,当哥哥和姐姐正在享受着校园乐趣时,我却留守在橘园。这在小伙伴们看来的美差,我却常为之烦恼,空旷的山林,让我觉得孤独和乏味,胆小的我也未能从中受益,而且还失去了和同伴们玩耍的机会。于是乎,我会时而遛岗,跑回来和小朋友戏耍。有一次,橘子丢的比较多,被父亲发现了。逃避职责,让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父亲用竹编狠狠的打我,一直打到背上胀出一条条的血痕。这是父亲给我儿时留下的最早也是最深的记忆。那时候因为无知,无法理解橘子收入对于父亲和我家的意义,从而记恨父亲。父亲除要养活一家六口、送三个小孩上学外,还要赡养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不过,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以后再也没打过我了,也许是这次他自己也最痛的缘故吧,究竟为何现在已不得而知了。
中秋之乐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个村里的园艺场,那里有成片成片的橘林。中秋橘黄时,那里成了“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战场”,也成为我们这些放牛娃们的乐园。守橘者为了防盗,在地里布满了“小地雷”(一踩就爆炸,但伤害不大)。于是,我们就拿个树枝像工兵一样去扫雷。找到后用石头砸它,把它当鞭炮玩,或者更换布雷地点。这时,橘子的酸甜已不再是引诱我们被抓的缘由了。有时偶尔会有不幸的牛儿误入“雷区”,因而,看同伴的牛误踩“地雷”后吓得东奔西窜,也是我们的乐趣之一。而且幸运的是,我家的牛从未遭此不幸。
中秋时节,最好玩时莫过于中秋夜了。记忆中的中秋夜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月亮慢慢爬上来时,我们就聚集在打谷场上,玩跳绳,追迷藏,攻占阵地;天真无邪的我们欢腾雀跃,“爬进草垛”,在“坟山”上来回厮杀。大人们则一般要在忙完家务活,等到“天狗”食月快开始时,才来到打谷场上,聊着收成,拉着家常。那时,我们还延续着敲锣打鼓吓“天狗”的千年传统。有些大人来时自带了瓶瓶罐罐,有些人则指示我们去拿。当“天狗”开始食月时,我们就开始敲敲打打,齐声呐喊。大人们说这样就能把“天狗”吓跑,月亮就不会被吃掉。因此,我们敲的喊的特别卖力,有哪个小孩不担心月亮被吃掉呢?但是,无论我们多么的使劲,月亮最终还是被“天狗”一口口地吃掉了。在我们都极其沮丧的时候,大人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说只要我们不断的敲,“天狗”会跑掉的,月亮还会出来的。随后,果真如此,月亮又慢慢的出来了。我那时候常纳闷,“天狗”如果被吓跑,月亮马上就出来了,怎么会象是被慢慢吐出来的呢?不管怎样,“天狗”最后是跑掉了,月亮最后又恢复了她的圆、她的亮,我们一夜的闹腾也没有白费。随后,我们带着疲惫回家了,中秋夜又恢复了她的平静。每年闹腾后,我都睡得特别香,有时我还会梦到我家的那只大黄狗在追着、啃着月亮。儿时的中秋夜总是过的飞快,读书后在学“白驹过隙”这个词时,我首先想的就是那一个个难忘的中秋夜。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一年又一年的重复,中秋夜的激情也日渐淡去。
又到中秋橘黄时,儿时的甜美回忆化为无限的乡思。父母的爱溺,姐姐哥哥的关爱,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今年中秋夜,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已逝父亲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庞,忆起父母、姐姐和哥哥为我免受农家孩子苦所承受的种种磨难。亲情的无私,让我在无知和快乐中幸福成长,也在这样一个中秋夜再一次温暖了还在他乡的我的心田,化解了我那惆怅的乡愁。
今年中秋夜下起了小雨,看不到往年那圆圆的、亮亮的月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