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刑事法官刚正威严、杀伐决断,很少有和蔼亲切可言,典型地缺乏人情味。但我从事刑事审判十多年,深感刑事法官不能一味以刑罚制裁犯罪,还要在办案中讲求和谐执法,通过用心交流来感化犯罪的被告人,促使其认罪服法,从而挽救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2005年12月,我前往临澧县看守所给涉嫌犯抢劫罪的未成年被告人文某送达起诉书。文某哭着说:“法官叔叔,我有半年没见到爸爸妈妈了。他们怎么不来看我,是不是嫌我给他们丢脸,不要我了?”我按照文某提供的电话号码打通了其母亲电话,文母一听法官是为儿子的事找她,没好气地说“我没有这么个不长脸的儿子”,就立即挂了电话。见文某神情沮丧,我严肃地说:“你父母还在气头上,只要你认真悔罪,他们是会原谅你的,关键要看你的表现。”看文某穿得单薄,我第二天上街买了一件毛衣给他送去,说是其父母托我代送的。文某笑了,又哭了,说以后要好好做人,不再给爸爸妈妈丢脸。此后三天,文某一连写了5封悔过信,托管教干部转送我。信中悔恨自己不该接受朋友邀约参与犯罪,表达了迷途知返、重新做人的真诚愿望,希望和以前一样,继续做父母的乖儿子。接到信后,我体会到了这个失足少年渴望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良苦用心,当即叫上书记员小金,亲手将信件送到文家。看着儿子发自内心的悔过信,文的父母泪流满面,当即搭乘我们的警车前往看守所探视儿子。由于是未成年人犯罪,在共同犯罪中系从犯,悔罪态度好,文某得到了从轻处理。
前不久,我在街头无意间碰到文某,他已成为一名厨师,和父母经营一家早餐店。他笑嘻嘻从蒸笼里起出二个热气腾腾的肉包,请我品尝他的手艺。我品尝着香喷喷的包子,感觉5年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心里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