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华1984年进入常德中院工作,2005年担任常德中院立案庭副庭长,分管信访和再审申诉立案审查工作。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使他连续多年被市委政法委评为五星级政法干警,先后多次被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并记个人三等功,被授予常德市“人民满意法官”称号, 今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信访工作是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只有踏踏实实为上访当事人办实事,解决好实际问题,才能彻底做到事了案结、息诉息访。
梅建华站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第一线,他深知自己的责任,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人民法院的形象,因而他时刻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总是笑脸相迎。多年来,他坚持上班比同事们早到,下班比同事们迟走,清理接待场所,劝返滞留缠访的当事人,力争妥善处理每一起来信来访。
2006年底,为更有效的阻止进京上访,根据组织安排,他只身前往北京劝返上访人,每天站在最高法院接访室前和天安门广场,在零下6度饥寒交迫的劝阻上访人,他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提起家人,梅建华总是心生内疚。2008年,是奥运之年,也正是涉诉信访工作最紧张的一年。儿子面临高考,可由于工作实在太忙,儿子的学习基本上没法管,全部压力都交给了妻子承担。在家人的眼中,他的时间永远是那么宝贵。然而在工作上,对于时间、精力他却从不“吝啬”。在一起信访老案中,为了让多次进京上访的当事人彻底息访,他除了在法院多次对上访人李某做思想工作外,还五次到其家中了解情况,解决困难,晓之以法,释之以理,做说服教育工作,终于使得该案成功息访。
耐心解惑 倾心解忧
在办理来信来访工作中,梅建华总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地进行解决。无论上访者有理或是无理,他总是针对其提出的问题,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入手,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工作,做到以理服人,心悦诚服。正是由于他一颗真挚和坦诚的心,很多来访者都将他当作贴心人,非常信任他。
信访人员满腔怨气是非常普遍的情况。面对这些群众,梅建华总是不愠不火,耐心让他们放出“冤气”,甚至甘当他们的“出气筒”。然后,等他们安静下来,他再开始深入细致地做疏导工作,贴心与他们交谈,最后很多群众在他的和风细雨中不知不觉便被说服了。
胡某与鼎城某公司烟摊集资经营出让权合同纠纷一案,多年来胡某因为提出的要求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其成为一名上访老户,曾多次赴省进京上访,并煽动他人上访。经过复查,合议庭认为原判并无不当,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驳回其申诉,不可能让其息诉息访。梅建华组织合议庭人员集体与其谈心、宣讲法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与对方当事人鼎城某公司做工作,从法理、情理角度说服该公司放弃部分民事权益,与胡某达成了和解协议,使该名多年上访老户终于息诉息访。
廉洁自律 甘守清贫
面对充满诱惑和腐蚀的社会环境,梅建华常常警示自己的一句人生格言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时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违纪行为,保持了人民法官应有的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五年来,他亲手办理100多件申诉复查案件,在调卷复查期间,不乏申诉人和律师的所谓“人情往来”,他却硬是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有人说他傻,他总是淡然一笑地说道,“该赢的官司不请不送照样赢,该输的官司再请再送也没用,人家不是请我的人,而是想叫我卖法,我可没那个胆”。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官,这些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应当利用这些手中的权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法律的尊严。因为工作突出,他被省高院授予“全省优秀法官”这一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