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当我走进大学,初次接触法律的时候,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当我回头看看世界上的各种职业时,只有法官的职业让我心动和感激,它有智者的渊博,有上帝的仁爱,有父亲的慈祥,选择了法官职业,是我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事。”在追逐梦想,选择人生方向的大学时代,这句话曾经深深的触动了我,他激励我像一个辛勤的农夫,在法学的殿堂里耕耘和收获,支撑我克服了难以承受的孤独和寂寞,一举通过了司法考试。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晚上,窗外那遥远而深邃的星空和内心执着的法官梦想,曾经成为我不断进取的力量之源。
2009年,我有幸通过公招进入石门法院工作,一时间法官之梦似乎触手可及,一年多的工作历练,我在感受收获和成长的喜悦之时,对于法官职业也有了更多的解读与思考:升堂的威严、法徽的耀眼,那是社会大众赋予的光环。其实,当好一名法官真的挺不容易,不说证据认证的小心谨慎,不说法律适用的冥思苦想,不说案件调解的苦口婆心,不说文书制作的绞尽脑汁,单说简单的传票送达,就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我所在的壶瓶山法庭,辖区辽阔,山民法律素养普遍不高,时常有当事人拒不接受法院传票,拒不告知联系方式和地址,直接和法官玩起了捉迷藏。宋鱼水法官曾经说:“当今法律问题日益复杂,纠纷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有时,我守着办公室那孤独的灯光,会有很多委屈涌上心头,尽管我们在努力追寻着法律的公正,但那些坐在法庭上的当事人以及那些走出法庭,消失在马路中的当事人,能够给予我们的信任却很少很少……”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诗经》中的经典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法官是孤独的,在当前人们法律意识有待加强的社会里,法官受人猜疑,遭受委屈简直不可避免;法官是有压力的,奉命于危难忧烦之际,效力于是非曲直之间,每一个案子都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法官是辛苦的,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权衡中,每一个案子都凝结了法官苦心孤诣的心血。选择法官,决不是选择了功名与利禄,而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淡泊……在石门法院工作的日子里,我时常被一些法官的事迹与言行感动着,他们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染绿了法院工作的春天:
全国优秀法官马晓光,在湖南屋脊之上,以群山为伴,以苦为伴,他挑起法庭,翻越崇山峻岭,踏访大小山村,十年如一日;
曾昭勇法官,在法院工作已经33年了,至今还在审判工作岗位上奉献着,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审结案件数量每年都名列前茅,严谨务实的作风,一丝不苟的态度,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郭祚辉法官,12年法庭工作经验悟出的真经是:放下架子与老百姓拉拉家常,俯下身子到老百姓当中走走,给足面子让老百姓把理说清说透,一把尺子量老百姓的是是非非,再难的案子也会迎刃而解……
工作以来,我体会到了法官的艰辛与不易,做法官难,做好法官更难,做基层的好法官难上加难。但是,当我为当事人解决了纠纷,感受着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我找到了法官职业的价值所在,收获了一名法律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法兴则国治,法衰则国弱”,正像中国法治化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样,中国特殊的国情之下新一代法官的成长注定是艰辛的,但是我们应该坚信司法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将在我们脚下越走越宽,各位法官,让我们共勉和为之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