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法官情怀
分享到:
作者:雷 力  发布时间:2011-07-27 09:20:19 打印 字号: | |

 

温总理曾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而法律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社会发展不能或缺的动力。那么什么是通往公平正义之路呢?是海瑞?是包公?他们清廉如水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而在呼唤法治建设的现代社会,公平正义更需要这样一个群体——法官。

20091210,郴州市桂阳县56岁的农民李定文特意赶到医院看望他心中的好法官。李定文发现这位和蔼可亲的法官脸上憔悴了很多,背弯了很多。可他不知道,这位法官患有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他不知道,这位法官默默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把病情隐瞒了10年。从1998年起,杨宗文就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医学界一直没有成功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唯一的方法就是停下工作好好休养,否则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为了不让病情影响工作,为了不让朝夕相处的同事为他担心,杨宗文将这个秘密深藏在了心底。一年240多个工作日,主审和参与审理400多起案子,再苦再累,杨宗文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工作的艰辛,病痛的折磨,杨宗文脊柱严重变形,原来挺直的腰杆渐渐的弯了,每次炎症发作起来,杨宗文的腰部和臀部总是一阵阵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睡不得,站不得,原本两三分钟走上的六楼审判庭,他竟然要扶着栏杆爬上半个小时。心力交瘁的杨宗文终于在一次庭审后,在法槌最后敲响时,晕倒在审判席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古老相传的诗句,演绎出现代的传奇。而在这传奇背后,是杨宗文所办理的数千件案件中无一发回重申,无一改判,无一冤假错案的不凡业绩。杨宗文深深知道,一个案件,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哪怕到生命的尽头,也要对得起当事人的信任,也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也要挺得起法律的尊严!

同样,在我们桃源法院,也有很多优秀的法官。他们为了无人赡养的老人,而忘记了家中年迈的父亲母亲;他们为了夫妻的团圆生活,而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他们为了惩恶扬善,而不知劳累用职业良心办案,彻夜难眠。所有的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很深。他们也有艰辛,也有苦难,而艰辛和苦难正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也曾被非议,也曾被误解,而非议和误解之后是他们仍坚守在岗位上无怨无悔的身影。

2010年,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正是在这里,我领会到了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那天,一位坐着轮椅的中年妇女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法庭寻求帮助,她被货车撞了,被撞成七级伤残,她没有钱请律师,连治病的钱都没有。考虑到从判决到执行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法庭敬庭长在计算好赔偿数额的基础上积极地同远在外地的肇事方、保险公司等多方做工作,最终促成各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将赔偿款及时送到了伤者的手中。当妇女拿着沉甸甸的赔偿款后,那简单的谢谢二字,蕴含着无限的感激之情。

在家家户户忙碌着准备过年的寒冬,我们的人民法官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风雨兼程跋涉在漫漫的归途中。雪落无声,但真情打在地上却铿锵有力。庭长经常对我们说,法官不仅要懂法还要是一个好的法律工作者,司法就是要达到既合法又合情的效果。合法又合情,是啊,法官应是铁血的,他们公正严格执法让严肃的法律展现威严,因而法治得以昌明;法官又应是柔情的,他们本着恤民的心让刚性的法律展现人性,因而人间充满正义的温情。

正是这样一个个优秀法官的形象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向我们深刻诠释了在中国语境下法官情怀的真正含义。法官的情怀,在于无私奉献、廉洁奉公,更在于他们明察秋毫、明辨是非。田间的阡陌,有他们的身影,山区的风尘,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沿着法官之路一路走来,他们清贫着,忙碌着,疲惫着,同时也欣慰着,感动着,收获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法官的职责与使命!

 

来源:桃源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 敏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