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曾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而法律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社会发展不能或缺的动力。那么什么是通往公平正义之路呢?是海瑞?是包公?他们清廉如水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而在呼唤法治建设的现代社会,公平正义更需要这样一个群体——法官。
同样,在我们桃源法院,也有很多优秀的法官。他们为了无人赡养的老人,而忘记了家中年迈的父亲母亲;他们为了夫妻的团圆生活,而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他们为了惩恶扬善,而不知劳累用职业良心办案,彻夜难眠。所有的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很深。他们也有艰辛,也有苦难,而艰辛和苦难正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也曾被非议,也曾被误解,而非议和误解之后是他们仍坚守在岗位上无怨无悔的身影。
2010年,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正是在这里,我领会到了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那天,一位坐着轮椅的中年妇女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法庭寻求帮助,她被货车撞了,被撞成七级伤残,她没有钱请律师,连治病的钱都没有。考虑到从判决到执行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法庭敬庭长在计算好赔偿数额的基础上积极地同远在外地的肇事方、保险公司等多方做工作,最终促成各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将赔偿款及时送到了伤者的手中。当妇女拿着沉甸甸的赔偿款后,那简单的“谢谢”二字,蕴含着无限的感激之情。
在家家户户忙碌着准备过年的寒冬,我们的人民法官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风雨兼程跋涉在漫漫的归途中。雪落无声,但真情打在地上却铿锵有力。庭长经常对我们说,法官不仅要懂法还要是一个好的法律工作者,司法就是要达到既合法又合情的效果。合法又合情,是啊,法官应是铁血的,他们公正严格执法让严肃的法律展现威严,因而法治得以昌明;法官又应是柔情的,他们本着恤民的心让刚性的法律展现人性,因而人间充满正义的温情。
正是这样一个个优秀法官的形象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向我们深刻诠释了在中国语境下法官情怀的真正含义。法官的情怀,在于无私奉献、廉洁奉公,更在于他们明察秋毫、明辨是非。田间的阡陌,有他们的身影,山区的风尘,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沿着法官之路一路走来,他们清贫着,忙碌着,疲惫着,同时也欣慰着,感动着,收获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法官的职责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