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10点半,临澧县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传出阵阵撕心裂肺的痛哭声,原告席上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不能自抑地哭倒在座位上、一旁一老一少两名男子强忍着哽咽,无声流泪,三名被告全都低垂着头、姿态愧疚,旁听之人也多眼含泪水、神情悲悯,审判员和书记员均两眼通红、神情不忍却一言不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庭审进行到当事人最后陈述阶段,原告要求自己陈述,可泪洒法庭却终究无法说出一个字。这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也是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原告之女胡某在新婚的第二天被被告驾驶的车辆挂倒,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此事故经交警队认定为胡某无责任,被告负事故全部责任。原告夫妇已近六十岁,膝下仅此一女,原本女儿新婚甜蜜、工作稳定,二老身心欢愉之际只盼着早日抱上金孙。可没想到,一场飞来横祸,不仅带走了唯一的女儿,也带走了所有的快乐和希望,只留下了一地破碎的冰冷和绝望。这怎么能让他们不悲痛欲绝?这怎么不能让闻者伤心流泪?审判员一直没有出声阻止,任由原告尽情无声控诉,因为她的良知告诉她,这种无声的控诉是来自灵魂的痛苦的宣泄,比任何言语的鞭挞更加有力,法庭没有理由制止,也没有权利制止。
庭审结束后,稍微平静下来的原告哽咽着对审判员道谢,感谢法庭给了他们一个哭诉的机会。他们说,他们的女儿已经走了,赔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女儿的命,家庭的圆满和幸福,已经永远无法奢望了,他们要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以及晚年可预见的孤独。他们痛哭只是想向被告、向所有在场的人倾诉他们的痛,失去唯一女儿的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也无法用金钱、用任何东西弥补。如果可以,他们甚至愿意倾家荡产,只要他们的女儿活过来。审判员沉重地说,不要谢我,你们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你们的痛法庭感同身受,相信被告和所有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感受到了。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秉公裁判,还你们女儿一个法律上的公道。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特殊的最后陈述,深刻地告诉被告、告诉所有在场之人,注意行车安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要再因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其他家庭无法弥补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