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人民网:官二代吃“空饷”,社会心理不能承受之重
分享到:
作者:易继华  发布时间:2011-08-30 08:29:39 打印 字号: | |

 

在编不在岗,只拿钱不干活,这就是所谓的吃“空饷”。某些地方少数领导干部滥用手中权力,违反国家干部人事和财政监管方面的规定,将自己的子女等安排在机关事业单位空挂编制,白吃薪饷,谋取私利,这种现象的存在,暴露出了机关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损害了社会公平,损害了社会公众对某些地方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信任度。

首先,吃“空饷”存在严重违法性。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能胜任现任工作,或不履行公务员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等法定义务,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或者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均应予以辞退。国家有关部门对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也有相同或类似的规定,吃“空饷”不上岗,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

其次,吃“空饷”侵害了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获。按生产要素分配即由生产资料所有人享有生产收益而获得的社会财产分配。官二代们在机关事业单位空挂编制,白吃薪饷,不劳而获,吃的是应当用于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支出的财政给养,却未给机关事业单位履行任何职责义务,官二代们吃“空饷”直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损害了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性。

再次,吃“空饷”侵害了社会就业机会的公平性。少数地方领导干部违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公开、公正、公平选人用人的原则,暗箱操作安排子女,或量身定做选人条件,进行掩人耳目式的选拔、招考,从而滥用职权,搞“近亲繁殖”荫及子女,其子女大学尚未毕业,就先行享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金饭碗”,而许多平民子女二十年寒窗苦读,所面临的是毕业即失业的艰难处境,就业机会的不公平增加了广大群众对某些地方和部门的不满与怨恨情绪。

吃“空饷”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且由来已久。这种现象的存在,逾越了社会道德伦理的底线,突破了国家法律的禁区,是社会心理不能承受之重。解决吃“空饷”问题,必须强化法治手段,彻查严惩吃“空饷”的违法犯罪行为,斩断幕后黑手,严格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人员管理、工资管理、财政预算等相互协调配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

来源:人民网

 

来源:临澧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 敏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