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完卫生,快七点才从办公室出来,碰巧在大门处,遇到有人要到六楼去挂横幅。我立即打电话问同事,才得知第二天有庭审观摩的活动。心里盘算着在庭审时要去看看,拍拍照片,顺便搜集一点素材。院里的庭审观摩已经组织过几次,宣传报道也及时跟进了。显然,在那时,对于马上要到来的这场活动,我没太在意。而想去看看的想法,纯粹只是出于习惯。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离开庭还有一段时间,简单收拾了一下办公桌,准备好相机、电池、笔和纸,慢慢往六楼走。在近五楼的楼梯间,被话筒放大的审判长的声音浑厚清晰,看看时间,刚到八点三十分。平常组织一些活动,临开始才发现,总有些没有准备好的地方,所以推迟一两分钟已成习惯,更没人去计较。而以如此精确的时间点开始一场庭审观摩,让人觉得有“高度重视”的含义在里面。
走进会议室,看到早在头一天就挂好的横幅,平常开会的主席台已经变成审判区域,旁听庭审的人大代表和院里考核小组成员已经就坐。迅速找准位置,拍了几张图片。只是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虽然已调成振动,但是透过话筒,音箱里还是有???/SPAN>的声音,只能带着歉意离开。上午琐碎的事情实在太多,一离开就忘记了六楼正在进行的庭审。
下午上班后,急匆匆找到庭审时担任审判长的法官办公室,背对门而坐的他并没看见我进门,倒是坐在一旁的“顾庭长”看见我有点喜出望外,似乎他已猜出了我去的缘由。他赶紧起身,大声地说着,小马,你得给我们好好宣传宣传。这个被我称作“顾庭长”的法官,平常碰到要“露脸”的事儿,就像躲瘟疫一般。曾经办公室想要收集他的一些优秀事迹写报道,好说歹说,磨蹭了几月,才勉强答应,然后又磨蹭了几月,素材才收集完。极其固执的性格,早已在我们心中定了格。不过,恰恰就是这幅低调为人不张扬的样子,让我佩服不已。而“顾庭长”的一反常态,倒让我有点不适应。
刚坐下,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满脸笑容地跟我说着上午的庭审过程和之后的座谈会,仿佛他还在那个现场。和他相比,那时的我只是另一个空间里的看客而已,我被他语气中透着的那股喜悦吸引。他反复念叨着,庭审之后观摩的代表们对他们的赞赏。因为激动,也许因为这赞赏已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他并没有一一记住代表们的发言。他压了压声音说,我只记住了“七个亮点”,可是,哪七个我真记不全了。我笑了,他也笑了。他的笑里有没认真记清七个亮点的懊恼,更多的,却是那并不重要的懊恼之后透出的骄傲,从他的眼里透射出来是那么耀眼。而我的笑里却隐藏着一丝不安,他们不知道的不安,因为我的习惯,因为面对同样活动视线开始疲惫的习惯,差点就和这样的场景擦身而过。就这样,在笑声中,脑海里迅速闪着一幅幅他描述的画面,而我也在极力和他的心情拉近,看着他掰着手指回忆七个亮点的内容,心里有股暖暖的东西在不断扩散。很清楚,为什么只是几句简单的称赞,却让他如此高兴。因为认可,来自民众的认可,才是对工作最精准的评价,所以才有了不一样的喜悦。而我也更加明白,我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去用文字、图片固定一个又一个或感动或庄重的场景,如何让它们生动,记录之前认真感受远比一笔一字一祯一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