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国人的悲哀

——有感于小悦悦两次被碾压十八路人漠然绕行
分享到:
作者:蒋如是 卢业峰   发布时间:2011-10-18 15:58:55 打印 字号: | |
  10月13日下午5点半左右,佛山黄岐广佛发生一起车祸,一辆面包车撞倒一名2岁女童后逃逸,路人无人伸援手,接着又有一辆车从其身上碾过,在前后7分钟内共有18人路过没有出手相救或打电话报警,直到第19位也就是一名拾荒阿姨发现后将其扶起。——新浪网

  白天看到各个网页上纷纷报道这一事件,感到很触目,很惊心,为在血泊中承受无比剧痛的可怜的小悦悦感到深深的疼痛!

  晚上看新闻,各个媒体纷纷引用“彭宇案”,老人摔倒案等等路人怕承担责任的案例来分析论证:事件中路人的心态是因为法律制定的缺陷而导致了道德承重的不堪。听到那么多媒体众口一词的激昂之词,感到很悲哀,很苍白,为这个社会感到深深的疼痛!

  我说兹事体大,无关法律!

  彭宇案错了吗,法官应该用道德来判案还是用证据来判案?疑罪从无,如果证据链有一百米,哪怕中间只有零点一米的中断,我们也不能说这是一个圆。如果将一切都归于法律的不完整不妥帖,那落水不救,危不出手和“跑跑”们,又作何解释?

  这个社会,和小悦悦一样受伤的人有多少?碾压小悦悦的车我们看得见,漠然绕行的十八路人我们看的见,可还有多少车辆在碾压这个社会的良知,践踏古国千年的文明,而又有多少路人不是你我?

  那十八个路人抱一抱小悦悦,小悦悦不会受第二次碾压,小悦悦的父母心里会感到温暖一点。那十八个路人抱起了小悦悦,其实不会有人说你他们肇事,十八个人里面,有大部分不是驾车路过,明显的交通事故,小悦悦的父母不会“讹”上一个步行的人。可为什么不抱一抱小悦悦,为什么选择了“绕行”,是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个社会,脚步太匆匆,目标太单一,行路的人眼里,哪里还看得见他人的血迹;行路的人的心里,哪里还盛得下他人的悲哀!《老残游记》里说:“现在国家正当 多事之秋 ,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前几天有人狂递诉状,状告所有相关政府机关不作为,使得他村里的地沦为一个运走财富留下垃圾污染的工厂,“路人”(包括当地村民)多数评论,这厮是个疯子,他又不是村长,又不占他家的地,人家办厂,关他个卵事!我闻此言,黯然叹惜,只叹疯子太少!此刻又想,那疯子若路经黄岐,可否会抱一抱小悦悦,呵斥呵斥那逃逸的司机,安慰安慰小悦悦伤心的父母。他是否也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们漠视潜规则,所以纵容了腐败;我们漠视腐败,所以纵容了权势泛滥;我们纵容权势泛滥,所以纵容了不作为和滥作为;我们漠视不作为和滥作为,所以市容凌乱,工程不达标;我们漠视豆腐渣工程,所以桥塌了,路断了,生命没有了……

  都在疲于奔波,忙着做强做大,忙着一切为强大服务,已无暇顾及其他。因为他们说国家强大了世界就会尊重国家,你强大了世界就会尊重你。可是强权未必就是公理,即使人类社会仅存一丝良知,这一丝良知也会如汩汩清泉,无声的浸润每块枯竭的心田。让我们保护好这一丝良知,放慢奔波的步伐,善待同行的人吧。

   再别把一切责任归于你之外,其实一切尽在你我。再强大的法律,也涵盖和代替不了善或恶或有或无的道德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走过了多重道德历程,今天,在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同时,我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道德体系,怎么样来建筑它,恐怕才是我们最大最迫切的工程。

  否则,当路过的孩子问到自己的妈妈,那躺在地上的小妹妹怎么了时,那个“绕行”的母亲该怎样来回答自己的孩子!
来源:澧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 敏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