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到法院工作已近一年了。这一年,走过了一个酸、苦、甘、辛的人生四季旅程。犹记得,他们付出的汗水泪水,他们收获的平和安宁,他们的执着淡泊,他们的感激欢笑……生动得如一幕幕值得品味的电影画面,融合在法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之中,伴随我成长。
春·生
2010年,我来到桃源法院,被安排到桃花源法庭工作。在车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风景,看着高楼大厦离我远去,乡村景色渐渐映入眼帘,我的心情还算平静。刚来的一切都是生涩的。当拿到第一个承办的案件,当需要面对陌生的人,接触陌生的事物,我一度紧张得睡不着觉。他们鼓励我,法官办案,是为群众解决具体的困难,帮助真正困难的人,只要摆正心态,尽自己所能凭着良心去做,就无所谓结果。要做好法官,办好案,首先应认清自己,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公平公正的位置,学会自信与勇敢,公平待人,这样当事人才会放下心防,信赖法官。每一次热情接待当事人,平等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请求;每一次耐心讲解法律,清晰阐明权利与义务,每一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分明已散发出一种从容不迫、刚正不阿的气质。这种气质,需要时间来磨砺,需要岁月来沉淀。
夏·忙
炎热的夏天是一个易使人心情浮躁的季节,法庭的夏天却催生着人奋发向上的意志。前进路上荆棘重生,却发现新的成长在新的挑战中生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们说,人的一生就是学习、实践、进步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法官要处理的个案之间,如同两片不同的树叶各有其特色,所以一个公正的判决依赖于法官自身的素质,包括法官的法学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纯粹的理论未经实践寸步难行,每一次办案经历即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那个炎热的酷暑,我们各抒己见,讨论典型案例中的争论焦点,价值取舍;我们共同研习新的法律法规,谈自己的观念感想;我们奔走于法庭管辖的11个乡镇,邀请各方助力,倾力调解;我们说法论理,尊重乡规民约,只为给当事人带来一个合法又合理的结果。夏天是忙碌的,但真知即存于这些日积月累的活动之中。那个夏天,他们教会我,一个好法官需要一生给自己充实的是什么。
秋·实
金秋送爽,漫地稻花飘香,果压枝沉。在秋天这个本该属于收获的季节,他们却向我诠释了法官严谨的办事作风以及淡泊宁静的心性。从认定事实到法律适用,再到程序的选择与适用,送达文书,开庭审理,调查取证直至最后做出裁定。每一个决定都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结果,每一次裁决都是法官用自己的心血铸就的结果。因为他们始终记得,每一个案件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决定他人的一生。在这些辛勤的付出之外,他们还有一种不贪名利、不享浮华的心境。他曾说,只有内心宁静,知足无欲,生命才没有太多杂乱的负担,也才能包容更多有意义的东西。所以,当他们被当事人误解、被人非议时,我仍会看到他们脸上浮现着无愧无悔的微笑。
冬·积
秋去冬来,风雨相伴。回首已度过的法庭生活,回首那些自己亲眼见证或者亲身经历的办案历程,蓦然发现一个有良知的法官最可贵的在于一颗博爱之心,在于他们将公平正义珍藏于心中。法官虽是铁血的,但他们更有一颗胸怀天下、锄强扶弱的悲悯之心。他们深爱这片土地及土地上的人们,所以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追求正义的事业。“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我相信这是所有信仰法律、守护正义的人们共同奋斗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