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了,“到法院工作不是吃肉的!”老父亲这句话始终萦绕在我耳旁。
那是一九八四年的秋天,人们喜迎收获的季节,而对于我─ 一个血气方刚的复员军人来说,却迎来当头一棒,一无所获。当时最大的愿望便是进法院工作,但两个基本条件不符合,第一、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第二、不是干部。
失望的我,很是独自在家里喝了几天的闷酒,父亲批评我说,没出息,你以为到法院吃肉去的。不够条件就别去了,只要自己有理想,到哪儿工作都一样。那时的我,选择法院做法官,就跟当初选择去部队一样,态度非常的坚决。虽然,对于法律、对于审判,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我不知是以哪儿来的那份劲头,非去不可。一九八五年八月,机会来了,湖南电大法律专业招生,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终于步入了学习法律专业的殿堂。法理、法制史、刑法、民法、诉讼法等等,这几十门的课程,对于我来讲一切都是陌生的,电大学习虽是脱产,但也很辛苦,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我独自看书、背题,三伏夏日,全身是汗,我独自做题复习。爱人生孩子,我还在考试。渐渐的我感觉到要想做一名法官真难。两年的学习一晃而过,我以优良的成绩毕业了,上帝好像故意安排了我的人生道路,紧接着就是全省的政法系统招干考试,凭着学习的法律知识,还是热的,我以常德市第一名(大专)的成绩如愿以偿的考入了澧县人民法院,县人事局公榜的那天,我那个高兴劲是无法用那些华丽的语言来表达的。
“法院工作确实不是来吃肉的”,父亲的那句话时常在耳边,催我进步、助我成长。那是我作为书记员记录的第一起刑事自诉案件,从上午开庭一直开到晚上九点钟,记录纸整整有100多张,刑庭庭长告诉我,想要做法官,特别是要做一名好法官,书记员是基础,接下来的是送达文书,核对文书。受了庭长不少的诚恳批评,他们真心的帮助,使我在法院这个大熔炉里逐渐的成长起来,书记员工作才一年,便被院长任命为助审员,助审员可以单独办案了,我清楚的记得,第一件案子是刑事自诉案(重婚),我很虚心的向庭里的老法官请教。晚上在家里,翻阅重婚罪的构成要件,骑着自行车调查取证,到了开庭的那天,我却退缩了,给庭长汇报,能否请庭里的老审判员帮我开庭,回答是:“不行!胆子这么小还想要做法官,你开庭,我在审判庭坐着看着你”。我深切的知道,这是领导在有意识的在锻炼我。“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庭开完了,庭长一节一节、一段一段的总结着我开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话的技巧,语言的逻辑,法言法语,坐在审判席的姿势等等。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我学习着、琢磨着,由于工作积极,也取得了那么一点点的成绩,一年以后,被院长提名,经县人大任命为审判员,我干劲更足了,在刑庭庭长的带领下和庭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积极的工作着,记得那是九0年的下半年,办理一起非法拘禁案,我县如东乡一村民小组组长,组织村民抓到一小偷,非法拘禁并将小偷致死,涉及附带民事赔偿问题。我和同事到了这个村组,涉案人员每家每户的做工作,至到深夜终于将民事赔偿调解结案,由于过度劳累,第二天胃大出血,住进了医院抢救,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了父亲的话,当这法官还真是一条艰辛的路。不是来吃肉的,住了二十天医院,我便投入了紧张的刑事审判工作,一年下来,结案四十多件,被省高院授予二等功。刚刚取得了一点成绩,组织上给了那么大的肯定,更感责任重大,为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我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的学习,边学习、边工作,7年的刑事审判,无一错案,无一上诉,无一涉稳涉访。
在这个集体里,我逐渐的成长,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法庭庭长、执行局长,现在,已是52岁的我,到龄退职后依然从事钟爱的审判工作,工作态度更加积极,一年办案超100件,得到了群众和组织的肯定。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法院,我人生价值体会的审判机关,在这里,我拥有着党组织的温暖,我拥有着同事间的关爱,我拥有着当事人满意的笑声和感谢。虽然我二次胃大出血,病危抢救,但我无悔。因为,我深深的懂得,审判工作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我深深地爱上了法官这份神圣的职业。我让儿子上大学,读研究生,也选择了法律专业。
虽然,我现在一贫如洗,买不起车、买不起房,但我无悔,几十年,审理案件上千件,无一错案,无一涉稳涉访,因为,我深深的懂得,选择了法院,就得耐的着清贫,耐的着寂寞。
虽然,在事业上,我没有一官半职,但我无悔,因为法院是我自己选定的人生追究目标,在这里,我实现了自我价值。我学会了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技巧,能够以大局为重,妥善的处理了一些重案要案,并收获了办案能力,调解能力的荣誉。
父辈的教诲,也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作为一名法官,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公正,但必须积极努力的为公正而工作,想来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法院工作的唯一理由。现在想起几十年前的人生目标的选择,虽已过去,但记忆犹新,并储藏在心灵深处,永远不会消失,虽已久远,但更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