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津市法院:从行为规范到司法公信力提升
分享到:
作者:姜业涛  发布时间:2012-05-15 16:16:18 打印 字号: | |
  今年来,津市法院从规范干警行为入手,把教育培训与集中整顿相结合,内提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科学考评,规范管理强后盾

  “提升司法公信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日积月累,从点滴做起,从细节抓起,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法院来说,就是既要做到审判公正,也要做到形象端正。”

  3月12日(星期一),上午8点,刚一上班,津市法院院长谢迎春便与政工室主任一道,检查干警上班考勤情况,通过蹲点查岗,对三名无故迟到的干警进行了通报批评,并依据《岗位责任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个人形象决定并影响整体形象。一个人的失范行为,可能导致整体形象滑坡。”3月份来,为了对部分干警中存在的迟到早退、自由散漫,擅自脱岗、离岗,无故串岗等不良风气进行集中整顿,这样的临时抽查行动,平均每一个月进行两次以上,总共抽查上班考勤情况7次,干警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没有出现迟到早退和无故脱岗离岗的情形;此外,为了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该院始终坚持大小会议一律点到,到会参会情况一律通报,考评考核情况一律兑现。共通报情况12次,通报批评2人(1人迟到、1人早退);为了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严格执行上班期间以及庭审着装制度,审判员、书记员在工作期间一律着制服、带领带、佩法徽,司法警察一律着警服、戴警帽、佩警棍……

  领导带头,示范引领效果好

  “风成于上,习化于下”。作风整顿活动中,从上下班考勤、规范着装、庭审、接待接访到会风会纪等方面,该院始终要求领导班子发挥带头作用,身体力行,作出表率。

  5月8日上午,湖南、江西两啤酒公司因产品外包装使用“生态”标识而引发的商标权纠纷一案在津市法院开庭审理。作为津市法院首例知识产权类案件,该院高度重视案件审理工作,指定副院长阿毅担任案件审判长及主审法官。在案件答辩、举证期间,承办法官认真听取了双方代理人的意见,为方便被告举证,设置了较为宽松的举证期间,没有因为被告属外地企业而区别对待;在案件庭审期间,主动邀请市电视台对庭审现场进行全程录播,接受社会监督;庭审中,从诉讼权利义务的告知,到听取质证意见、答辩意见,程序规范,语言得体,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到了双方代理人的一致好评。

  内外兼修,提升素质树形象

  “司法礼仪是一门大学问,法官在办案过程中,特别是在法庭审理、接待接访时显露出的细微的肢体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对当事人产生影响,都能使当事人对法官的态度中立产生质疑。这堂司法礼仪培训课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听完司法礼仪讲座后,一位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说道。

  为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全面展现公正、为民、廉洁的良好形象,4月20日,津市法院首次邀请司法礼仪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紧贴实际,详细介绍了礼仪的定义、构成、原则、作用、表现形式以及自我完善的途径、社交礼仪、办公室礼仪等,对站、坐、行、着装、交谈等日常礼仪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通过开展礼仪讲座,让一线办案法官更加自觉地维护自身形象,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代表的是法院形象、关系到司法权威及司法公信力的实现和维护。

  除了开设司法礼仪课程外,津市法院还将法治理念、文化建设、心态建设、艺术欣赏等课程纳入干警培训规划,帮助干警培育通达、乐观、积极的健康心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抗压能力,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
来源:津市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 敏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