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津市市人民法院在一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张某故意伤害一案,人大代表旁听该案的审理全过程。而我则作为书记员庭审比武的参赛者在竞赛席紧张的敲打着键盘,记录着控辩双方激烈的辩论内容。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倾听被告人的陈述与辩解,希图在他的言语中听到悔恨,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了解案发时犯罪心态,还原案件真实情况。从张某的言语中,我清楚听到了其对所犯罪过的懊恼悔恨,听到了对受害人伤害致死的于心不忍,听到了愧对家人的痛苦不堪。
一切都按照庭审程序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就在我认为没有什么特别与例外,也没有触动我心绪之处时,庭审顺利的走到被告人最后陈述阶段。张某从裤兜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最后陈词开始作最后陈述,当念及“我父亲去世后,精神就开始抑郁”这一段时,张某哽咽了,我明显的看到他混身在颤抖,稍事停顿,稳定好心神后他再继续往下念。
当我发现这一幕时,我知道被告人张某流下的是悔恨的泪水,我的心灵为之一动容,居然开始同情他。张某触犯理应受到刑罚制裁,但感性的我还是同情他、怜悯他,因为他家有身患癌症的老母,7岁的女儿,无业的妻子,他入了刑,那个家就彻底垮了、散了,不由得一声轻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张某故意伤害案当庭宣判入刑十年,当法官敲响法槌,宣布闭庭,将被告人张某押回监所继续羁押时,在旁听席上的张母抑制不住内心痛苦,开始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叫着“儿子,你要好好改造,我们在家等你回来。”我的心灵再次被这一幕震撼,儿子永远是母亲的心头肉,作为一个母亲听到儿子被判刑时,除了哭叫,除了等待,这位可怜的母亲还能做什么呢?
法官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最容易被社会污流所侵袭。由此,法官应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清正廉洁,守住底线,耐住寂寞,依法裁判,无愧胸前佩带的法微。西谚有云:“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法官要拒腐防变,保证公平正义,要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腐败那根弦稍微松一下,法官就可能利用审判权做出危害人民的事,就可能由高高的审判台走向被告席,我们要时刻警剔糖衣炮弹。
窥一斑而知全豹,法官切不可因贪图金钱、物质或其他诱惑而走上被告席,留下悔恨不堪的泪水。不为别的,就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