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也谈自律
分享到:
作者:汪涛清  发布时间:2012-07-31 15:37:25 打印 字号: | |
  周末,闲暇之余,独自整理家中书柜。偶然翻到了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诗《径溪》。诗云:“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确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掩卷而叹,多有哲理啊,险的地方,都“兢慎”,因而“不闻倾覆”。倒是“平流无险处”,恰恰有“沉沦”,很值得我们深思。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形象,有的党员干部在最困难的时期能够挺起脊梁,艰苦奋斗,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而一旦事业有成,一帆风顺,便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中弹”落马,令人叹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缺乏自律是根本原因。为什么“平流无险处”,会有“沉沦”呢?就是因为平安日子过多了,过好了,渐渐贪图享受了,不思进取了,忘记了以前的艰难困苦、激流险滩,在安乐中消磨意志,在安乐中骄奢淫逸,在安乐中沉沦。从这一点来看,能否保持本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关键在于能否时时处处严格自律。

  自律是相对他律而言,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自律解决的正是变化的根本。我们党员干部的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权力既可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也可以为个人沽名、钓誉、贪利。用好权力可以得到群众的拥护,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用不好也可能被人民群众唾弃。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怎样做到“长在河边走,又能不打湿鞋”,经得住各种诱惑,保持纯洁性呢?我认为,首先要坚持思想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其次要加强学习。“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再次注重作风锤炼。在工作中做到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规则;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纪;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公论。坚守宁静之境,甘过平淡生活;坚守精神家园,永葆政治本色。

  陈毅元帅在《手莫伸》一诗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作为;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愿我们都能以此自勉。
来源:桃源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 敏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