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我与10名同事在湖南省石门法院院党组副书记郑敏敦的带领下,分别再次进驻壶瓶山镇十个村(居)开展帮扶走访活动。
再次亲密接触美丽的壶瓶山,又是另一番心境。去年7月参加登山活动,为其青山、溪水、峡谷、晚霞之美所惊叹。上次曾让我好奇、感叹的“鬼谷”、“黄虎港石拱大桥”,已少了些许神秘,光环渐渐淡去,在我脑海中已变成了预测到达目的的路标。当然,此次进“山”,不是踏春,而是有着明确的“政治任务”,故而少了些旅行的心境吧。
一到壶瓶山集镇,领队即与镇政府接洽,安排落实驻村事宜。根据分工,我们分别与各村支书联系,道路比较近且已经落实好的,当天下午就驻村入户了。遗憾的是,我所驻村,因为时间紧没有安排好,只能等第二天早上了。下午,我也只好在壶瓶山法庭观摩同事办理案件,当然,傍晚我再次欣赏了难得一见的“湖南屋脊”晚霞,和感受壶瓶山晚风的清凉。
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群众工作月”活动,又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所以第二天早上,郑敏敦书记和壶瓶山法庭朱辉平庭长专程送我进山。管山村地处偏避,山高路险,乘车大约一小时。中间有段路为湖南至湖北的省级公路,全是土路,甚好今天天气好,要是下雨就没法上来了。而从该路至村里,则修了水泥路,后来经支书介绍,是近年来通过政府支持和村民集资修好的。
春暖花开,一路上壶瓶山风景宜人。此时也正是农忙采茶时节,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场上到处是繁忙的茶农。石门银峰、壶瓶佳人、壶瓶山银峰、银毫、壶瓶山毛尖、壶瓶山绿茶、石门龙井、东山秀峰、鱼腥草、高山金银花,等等,这些远近闻名的茶叶都产自这里。
今天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村支书周训林家,经过七弯八拐后数次询问后,在翠绿的山林中我们找到了支书家,是一栋崭新的二层楼房,宽敞、明亮。房屋前面有个大棚,村支书告诉我们,这是用来育茶苗、烟苗的。科技兴农已深入大山深处,不得不让人感叹。
村支书一边沏茶,一边向我们介绍村里基本情况。该村地处偏避,交通不便,有四个村民小组,共197户,人口601人,面积22013亩。村民主要收入,一是外出务工收入,二是茶叶收入,三是烟草收入,种植烟草的户只有20余户,比例少。今年茶叶行情不好,村民收入不容乐观。
随后,村支书还向我们介绍了村组织建设情况、村里特困户、民俗民风和几户村邻纠纷等情况。
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后,当天,我们与村支书一同走访了两家农户。在走访回村的路上,我们看到几户茶农正在茶场忙于采茶,郑敏敦书记于是带领我们走进茶场,一边和茶农攀谈,了解村里和村民基本生活情况,一边帮茶农采摘茶叶。
傍晚,在“小忙”之后,带着茶香的清凉晚风拂面吹过,我们穿行于高山唯美的晚霞中。
就这样,我们开始体验大山深处的生活。
这里除了清新的空气、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普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