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从安定的象牙塔走向纷繁复杂的社会,从社会的最边缘来到矛盾的集中地,一个人的内心会经历怎样的成长?
今天,注定又是个内心纠结的一天。一起离婚案件的母女,在法庭上放声痛哭,女孩已经18岁,在众人面前不顾容颜,苦苦哀求,希望母亲跟她回家,照顾年幼的妹妹。母亲意态坚决,愈行愈远,女孩放声痛哭,挥手掩面,坐倒在了路边的草丛边……
来法院工作近3年,每每遇到这样一些场景,作为参与案件审理的我,总是无法置身事外。刚开始接触到这样一些故事的时候,理智和情感总是冲击着我们的判断,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处理。任其发泄?还是劝其理解?到现在,2年多过去了,变得愈发的坚定和执着,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当事人,每个人都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的去面对生活。我想,这也许是每一个刚刚走进法院的年轻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蜕变。曾经见过,因为交通事故而全身致残的伤者,曾经见过,因为父母离异而不知所措的高三学生,曾经见过,因为债务缠身而丧失生活斗志的负债人,还曾经见过,因为各样原因而满目泪痕的昔日恋人……
每每遇到这样一些境况窘迫而情感纠结的个体,办案法官的内心都会受到一次冲击。案件裁判者的使命是秉公执法,公正判案。可是,终将会遇到情与理纠缠不清的案件却是回避不了的事实。有些时候,一些案件的公正并非那么容易勾勒和让人接受。总有一些案件的结果并非对所有人都美好。怎样去面对?如何去抉择?是每一个司法工作者都需要思索的问题。
毋庸置疑,每次在调解后才发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难以到达。不可否认,每次在深入了解案情后才发现简单案由背后的深刻。但是,目标虽遥远,终究不放弃。法官,应该拥有一颗比任何人都要坚强的心脏!于是乎才能,穷万象于一理,化伤痛为砥砺。分清情与理,虚与实,对与错,确属不易,但作为“善良家父”的法官,应该理性而执着,包容而坚定,并以此影响处于矛盾中心的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