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更是因为它唱出了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对生活的追问。它让人深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价值、留下回忆?
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不仅仅是因为有五个萌娃的欢声笑语,有明星老爸的各种秀,更是因为它探讨的是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归位,它让人反思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停下脚步,陪伴子女,关爱家庭?
“….去哪儿了”之所以一时走红,是因为它是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在民二庭工作已经大半年了,民二庭是一个经济庭,主要是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与执行,惩治欠款人欠、拖、赖的不良行为,以及办理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纠纷。欠债还钱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许多人为了逃避债务东躲西藏,早已经把借款时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被债权人起诉到法院后,为解燃眉之急,遂与债权人积极调解,达成还款协议,案子很快就结了,但是并没有案结事了,约定的还款期限到了,而承诺还款的人却不见了或者又有了新的理由进行搪塞。最近新闻报道了大学生诚信贷款完成学业,毕业之后,有一些大学生并没有按时偿还国家贷款,一直拖欠,在贷款时便有着“先贷再说”、“先花再说”的心态,至于以后还款,则是“能拖就拖、能少还就少还、能不还则更好”。这样的贷款动机与国家发放助学贷款的初衷严重错位,看到那些醒目的数字,我心里不禁感叹:诚信都到哪儿去了?
多反思诚信去哪儿了?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正是由于一些人诚信的丢失,才会有“毒胶囊事件”、“扶老人反被讹”等一系列诚信问题的发生。今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一句台词说得好:“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是的,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扶起人心才能扶起传统美德,才能收获一个健康社会、温馨中国。
诚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位诗人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言必行,行必果,看着诸多不诚信的社会危害,让我们带着“诚信去哪了”的感慨,把诚信找回来,让诚信与我们相伴、伴我们一生,不要再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