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微解坚持与法治

分享到:
作者:李超奇  发布时间:2014-10-21 17:04:58 打印 字号: |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在这个凡事都可速成的快时代,坚持是一种难能可贵。一个人坚持锻炼,他将收获强健的体魄;一个企业坚持品质与良心,他将收获市场和金钱;一个政府坚持为民,他将收获掌声与民心。曾问一羽毛球爱好者,每天打球的动力是什么,他说是坚持,因为喜欢而坚持,因为坚持而习惯,当你习惯以后,它便成为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巴金一生追求真与善,坚持“说真话”,八年写成《随想录》。成为文坛巨匠。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是坚持与习惯的震撼。

  美国之所以法治水平傲视群雄,最大的原因在于公民强烈的守法意识,对于公民来说法律意识如同语言一样根深蒂固于脑海和行为意识中。然而对于国人来说坚持法律思维,促进法治进步才刚刚起步,虽有人态度怠堕,更多的人选择了默默坚持。他们清楚地懂得法治建设进程一小步的积累,是社会文明一大步的迈进。他们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他们是平常老百姓,他们是普通政法干警,他们是默默的职业律师。为社会文明的进步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对法律禁止的不越雷池,对法律缺失的奋然起立,对法律允许的有序行进。因为心中有信念,法治信念,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人们普遍希望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秩序来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从他产生那天起,便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因而所有的社会角色都应懂得坚守法制底线才能促进法治进程。

  建立健全的法治社会需要法律人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需要普通公民强化法律意识。在面临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手段时,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让法治思维贯穿生活中的点滴。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后,法律与行为方能融为一体。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来源:安乡法院网
责任编辑:赵 敏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