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快餐连锁店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曝出丑闻,使用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牛排、汉堡肉等出售给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2014年12月底,上海食药监下架、召回13个批次不合格水产品,主要原因是养殖和运输中违规使用渔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孔雀石绿等指标不合格,涉及世纪华联等大型连锁超市。孔雀石绿有高霉素、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是水产养殖禁药。近日,公安部摧毁涉案总值超亿元制售病死猪犯罪网络,先后打掉11个犯罪团伙、抓获110余名犯罪嫌疑人,捣毁涉案窝点30余个,查封扣押病死猪肉及问题肉品千余吨、使用并使猪肉及废弃肉品加工的“地沟油”48吨,震惊全国。
诸如此类,每天都在惊心上演,不断刷新公众的心理极限。由于监管部门的缺位,导致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的黑心商贩有机可乘。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监管部门去哪儿了?
自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的浮出水面,食品安全问题开始进入普通公众视野,食品监管的缺失饱受国人指责与批评。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依旧如决堤的海水般涌出来,措手不及。食品作为人生之根本,人类活动的保障,谁在为我们制造食品?为什么越关注越频发,越监管越过失,百姓餐桌被涂炭至此,谁在为我们监管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最后防线,谁在为我们保驾护航?
作为普通大众,笔者无意为黑心商贩、黑心农户辩解。问题食品与市场之间本来有道墙,那便是我们的食品监管部门。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正所谓乱世用重典,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问题列入重刑,更细更全更严苛的规定了食品安全法则。用高昂的违法成本威慑食品安全犯罪。然而漏洞还是从监管这个关键口子打开了。我们的监管部门公职人员守不住底线扛不住诱惑,竟与之勾结,协助黑心商贩、黑心农户将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流向了百姓餐桌。随着病死猪肉的查获,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拷问食品安全监管。且不论该犯罪团伙行为的令人发指,就涉案监管人员的职业道德沦丧,已让整个社会为之一颤。其渎职行为涉嫌危害全国11个省市,长达6年之久。新闻一经播出,居民百日不敢食肉。
有些监管人员“太懒了”,懒得去检测,懒得去拦截,懒得去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清闲。甚至有些监管部门的政府官员,在监管过程中,出于私利,与被监管者勾结,成为被监管者的保护伞。所有食品生产都应经过安全检测才能准入市场,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本应一律公开销毁,以免再次流入市场。然而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明知是问题食品,明知社会危害性强,明知查处后会承担责任,却违背良知,以身试法,扰乱社会秩序。再严苛的法律也补救不了老百姓受伤的胃,也拾不回公众已经丢失的信念。
食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监管部门是重要的国家职能部门。法律明文规定了其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实施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食品及其它质量违法行为。2013年10月《食品安全法》修订送审,2014年12月,该法继续修订送审。在立法的不断修缮下,我们深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日益严峻。因而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责也日益关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守职业道德,食品安全攻坚战才能完胜。监管如果总是缺位,那么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将无法保障。社会如果总在无序中高速发展,那么代价将是万劫不复的秩序破坏。
政府监管必须归位,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推进源头治理,维护百姓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