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早上,津市法院执行局法官周炜刚到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有一封信件,拆开信封,看着歪歪斜斜而又熟悉的笔迹,周炜不禁将思绪拉回到去年.....
揪心:老邻居对簿公堂
去年11月的一天,下午刚上班,法院诉讼服务大厅便来了一位妇人,妇人看起来50多岁。“我要打官司”,妇人进门便喊,焦急心情显而易见。导诉员小杜看着气喘吁吁且情绪稍显激动的大妈,连忙倒来茶水请她过来详细询问起来事情缘由来。
“我叫刘桂枝,我老伴叫张宏柱,前段时间我老伴跟邻居王某盖房子,从屋上摔了下来住进医院了”,话没说完,刘大妈呜咽起来,“现在医院催着我交钱,家里钱早就花完了。”
听了刘大妈的简单陈述,小杜心里大概有了一二,便问道:你家老汉帮邻居盖房子摔伤了,邻居老王没有给你们支付医药费吗?
“没有,就是这个原因我才来找法院为我们主持公道啊,我要起诉王某,我要他赔钱!”
按照程序,小杜带领刘大妈立了案,案子在十一月底开庭审理,津市法院判决王某赔偿张宏柱医药费等24000余元。
换心:法官踏雪促调解
“我要申请强制执行”,十二月中旬,刘大妈再次出现在法院大厅,“王某官司打输了都不赔钱,我要求法院强制执行他”,刘大妈气愤的说。
第二天,津市下起了大雪。该件案子放到了执行局局长周炜的桌子上,看到该案件后,周炜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涉民生案件,当事人现在还躺在家里不能从事劳动,而被执行人王某则一分钱没还。
“现在就出发,找被执行人去。”就这样,在周炜的带领下,执行局一行三人冒着风雪来到渡口镇王某家。
看着家门外的法院警车,王某已经明白所来何事。
“法官们呐,不是我王某不还钱,这修房子本来是我儿子结婚用的,钱都是找亲戚拼凑起来的,后来老张出事了,亲戚们也纷纷将钱要了回去。房子停工在那里,您看看隔壁没有修完的房子,我是真的没有钱啊。”法官们刚进门,王某便急切道。
周炜看着王某家中破败的情景,再想想通过查控系统了解的财产情况,心想王某家中确实也很困难。
“老王啊,法院已经判决书已经下来了,老张现在还躺在家里,你们是老邻居,就算你没钱,你也应该过去看看他,不至于闹翻啊。你这样不闻不问,老张家怎能不生气?走,现在你就跟我一起去老张家。
“老张,我是不好意思来见你啊,你帮我修房子摔伤了腿,我又没有钱跟你支付医药费,我对不起你啊!”王某走到张某病床前,眼中泛起泪花。
“你要是早点说出这番话,我们也不至于闹到今天这步。我们是老邻居,你的困难我也了解,只能怪我自己不小心摔了下来。”老张叹息道。
“法院的判决已经生效了,判决老王支付24000余元,老王一下子拿出这么不大笔钱确实困难,但是老张现在还欠着医药费,你们商量下怎么办吧。”周炜心想被执行人家中确实生活苦难,不如想想其它办法。
“不如这样吧,我家中还有4000元钱,是来年的农事开销钱,我先给你,其它的钱我明年过完年跟我儿子出去打工慢慢还你。”
这样,在周炜的主持下,双方打成了和解协议,老王于当天向老张支付现金4000元,余下的款项于明年分期支付。
暖心:司法救助金送上门
一转眼,到了年底。津市法院又开始向生活确有困难的执行案件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对于这次救助金的安排,周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张。
“老张折了腿,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干农活,被执行人也确实有困难,建议拿出3000元司法救助金暂时帮老张度过难关。”周炜在审委会上说到。这一次周炜成功帮老张争取到3000元司法救助金。
春节前,周炜一行再次来到老张家。“老张啊,给你拜个早年啦,这是我们法院给你发的司法救助金,你暂时用来救下急,过个年。”周炜进门道。
望着周炜,老张眼角泛起泪花,紧紧握住周炜的手。“没想到过年了你们还惦记着我,真是青天大老爷啊,感谢法院,感谢你们!”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司法为民便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你们的事情我们都装在心里呢,以后有什么事情随时联系,我们还有事情先走了。”周炜委婉的推掉老张留下来吃晚饭的挽留。
望着远去的警车,老张久久的挥手不肯停下.....
走心:一封感谢信
“周局长,你好!
我是张宏柱,是渡口镇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跟别人盖房子摔断了腿打了官司,从而第一次接触了法院,认识了您,知道了法官不仅威严也更是一个个的好人。
我现在腿好了也能干农活了,老王也跟我还了总共有10000元钱了,等案子完全结了我一定去法院给您送一面锦旗,当面表达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