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人民法院报》:着力提升法官“知民度”
分享到:
作者:刘晓芬 彭里  发布时间:2015-04-20 14:54:03 打印 字号: | |

 

    访谈对象:湖南省汉寿县人民法院院长  刘  智

    综治周刊: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您如何理解法院的司法为民工作?

    刘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我院自去年以来,全方位践行“司法便民、利民”举措,着力提升法官“知民度”。

    基层法院作为依法治国的排头兵,处在法治战线的最前沿,提升法官“知民度”就是要让每一名法院干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社会公众了解法院、了解法官、了解司法行为。

    综治周刊:汉寿法院是如何提升法官“知民度”的?

    刘智:在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立案、审判、执行和信访等环节的便民利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热情、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我院不断加强法官能力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看得见的方式大力推行司法便民,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首先,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司法便民利民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定《汉寿县人民法院关于2014年司法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汉寿县人民法院岗位责任制暨精细化考评方案》等文件,将司法便民纳入制度规范;其次,通过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诉讼服务平台,认真做好诉调对接、立案登记、风险提示、材料接转、费用缴纳、案件流程查询、信访接待等工作,努力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和“全方位”的诉讼服务。再次,我们通过巡回法庭、网络庭审直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庭评庭、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切实提高司法为民力度,拉近人民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去年,我院通过巡回法庭审结案件200余件,基本保证了辖区内各个乡镇巡回法庭均有触及;开展网络庭审直播7次,收到网络留言1200余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0余人次旁听庭审,并广泛征求代表、委员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6次,邀请了村、居委会主任等基层干部和学生代表参观法院。

    为通过非诉讼途径为群众排忧解难,我院成立了群众工作小组。去年8月,群众工作小组接到电话询问保险理赔的事情,仔细询问才知:8月12日,由于雨后道路湿滑,崔家镇大桥村村民老黄在一高地处滑倒受伤,造成左胸肋骨骨折,左胸胸腔少量积液及包裹性积液。由于无钱医治,老黄始终不肯前往医院就诊。大桥村是我院群众路线的联系点村,得知这一消息后,群众路线工作小组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老黄家,当看到瘫坐在椅子上的老黄时,组长当即指挥组员联系保险公司对老黄进行理赔和救治,并劝说老黄一定要去医院。这时,老黄才在侄子的陪同下前往医院。

    综治周刊:为提升法官“知民度”,你院都做了哪些努力?

    刘智:常言道:君自民间来,应知百姓事。我说,君自群众来,当重“知民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人的这些话都告诉我们作为党的干部,我们的根在群众,亲民方能知民,知民才能为民。作为人民法官,又何尝不是呢?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制度和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我院在推进司法为民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一点就是制度先行,我们制定了《人民法庭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关于组建审判联络点的若干规定》等。为贴近群众,我院规定人民法庭工作人员必须驻庭办公,新进年轻干警须下法庭工作一年。为便于老百姓“打官司”,以法庭为单位组建审判联络点、发展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其次,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业务部门老中青搭配的年龄结构,形成良性循环的“传、帮、带”锁链。我们重视将年轻的生力军投入到最前线,培养、锻炼并大胆提拔,以激发年轻干警的工作热情。此外,加大对各部门司法绩效、网络庭审直播、巡回法庭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建立部门领导负责制与考评目标奖惩制。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5-04/19/content_96855.htm?div=-1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赵 敏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