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矛盾的出现、纠纷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人们情感出现裂痕息息相关。因此,如何修复破损的情感,弥合情感的裂痕,已成为人民法院平息纷争、化解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湖南省津市市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们,从产生纠纷的情感裂痕入手,通过一段段充满温馨的话语,以耐心、巧劲与暖意,援情入法、援理入法,用情、理、法并举的方式,为当事人调和了一个个纠纷,化解了一个个矛盾。 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古稀老人有个幸福家 71岁的周某守寡多年,她含辛茹苦将3个儿子带大,儿子成家以后都搬出去居住,她一直独居,生活开支由儿子共同负担。 然而,去年老二、老三因当年田地分配不均而产生矛盾,认为母亲偏袒了对方,便不再对她进行赡养。老大见老二老三不赡养,也赌气不再赡养。没有了经济来源,周某生活变得十分困难,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3个儿子承担赡养责任。 “凭什么要我出,当年就吃了亏!”“哪能这样说,娘不是你的?” “我是老三,你们不管,我就更不管。”第一次调解时,尽管人民陪审员周云霞苦口婆心,但各方矛盾太深,不欢而散。 “老人家,您别生气,再喝杯茶。”“老大,别吵了,大哥要有大哥样。”“老二老三,不要吵,看你们的娘,都哭了。”第二次调解时,周云霞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劝解3个儿子。 待局面缓和,周云霞将老大拉到一边,耐心劝说,让他多想想母亲的眼泪与大哥的责任。听着她的话语,老大后悔地低下了头。 之后,周云霞一行又来到老二和老三家中,继续调解。她从母亲的爱入手,让2个儿子回忆起母亲抚养他们的辛酸,强调母爱的伟大,母亲最不愿意看到自己儿子相互吵架。 就这样,经过15次不懈努力,矛盾化解了。 “母子之间的情感是最真挚的,只要我们从血浓于水的亲情入手,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相信心结都能够化解,纠纷都能够解决。”周云霞,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围绕当事人之间的亲情关系来展开交谈,通过一遍遍耐心的话语,动之以情,从内心深处化解矛盾。 近年来,针对空巢老人增多,纠纷频发的现象,津市法院的陪审员通过进门入户、耐心交流的方式,让破裂的亲情得以修复。去年以来,他们为老人排解纠纷72件。 闲话家常,娓娓道来 四十年友情得以重续 刘某与张某是多年邻居,刘某在自家院子后面堆放了物品,由于数量太多,影响了张某一家的采光与出行,双方为此产生纠纷。 刘仕柏担任该案的人民陪审员后,与法官反复研读材料、认真调查情况,后来他发现,两家有着世代的交情,并不是积怨太深,只不过因为发生了争吵,双方面子下不来,谁都不愿先让一步。 了解到问题症结后,他决定在庭前做做双方的思想工作。 “小张,你们这么久的邻居,不要为这件事伤和气。”“小刘,你们的父亲都是多年好友,你的困难我会去说,但你以后可别再和他争吵了。”经过一上午做工作,双方情绪慢慢缓和。 之后,刘仕柏又将两人约到了一起,为双方各自沏一杯茶,让他们好好谈谈。淡淡茶香飘散开去,三人也聊开了。从生活的琐事,到双方四十年的情谊,再到各自的困难。就这样,双方对立情绪大大舒缓。 该案判决后,被告刘某自动履行了义务,并向原告张某进行了赔礼道歉。这样,四十年的友情得以冰释前嫌。 “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能唤起双方多年的友情,相信就好办了。”刘仕柏,白衣镇的原村支部书记,以朴素的语言,通过闲话家常的方式,把生活中的小故事、小道理阐述得格外深刻,于平实中巧妙地化解纠纷。 针对乡村农民纠纷增多的问题。津市法院充分发挥陪审员队伍中村支书、村干部、综治员来自基层的优势,借助其了解民意的特点,善用巧劲化解纠纷。他们运用“茶叙”调解、心理疏导、短信沟通等方法,以话家常、重谈心、促交流的方式来化解纠纷。 去年以来,他们化解纠纷80余件。 智换角色,鞭辟入里 挽救残疾特困户的婚姻 王某是农民工,一次工作时,他不慎从围墙上摔倒,腰部受到严重损伤,经医疗鉴定后认定七级伤残。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加上不断增加的日常开支,曾经和他共同打拼的妻子李某产生了怯意,幸福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为挽救王某的婚姻,也为了重燃他继续生活的希望,承办法官与妇联副主席、人民陪审员汤惠来到了原告家中。 “小李,能不能再考虑一下,毕竟这么多年感情,你们一直都很幸福呀。”一见面,汤惠便与原告李某聊开了。 之后,汤惠又劝说李某回到王某家。“你看看,这个你曾经深爱的男人已经成这样了,还要照顾女儿,你怎么忍心呀。”听着她的劝说,李某低下了头。 紧接着汤惠又说:“夫妻是要经得起考验的,试想如果生病的是你,作为丈夫的他离你而去,你会怎样。”听完这一番话语,李某犹豫了。 最后,汤惠又将李某拉到一边,详细询问她是否另有难处。原来,双方感情并未完全破裂,只不过李某担忧,如果再在一起,生活会愈加艰难,自己的负担会更重。 平复双方情绪后,汤惠针对李某四处打散工的状况,联系了当地的妇联组织,帮助李某找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此外,汤惠还与有关部门进行商洽,为王某减免了一部分治疗费用。就这样,一段濒临破裂的婚姻被成功挽救了。 处理离婚案件,是需要智慧的。在这起案件中,汤惠巧妙地引导原告进行换位思考,通过深刻说理以及详细谈心,一步步促使原告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慢慢帮助她解除思想的顾虑,此外,她还发挥了自己的职业优势,切实解决了当事人面临的现实困难,进而达到圆满结局。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6-07/16/content_114126.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