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查控,鼠标一点轻松执行
从2015年5月开始,汉寿法院配备由专职人员负责的网络查控系统,力图将法院的执行工作从过去的“一家独奏”打造为全社会协助单位“大合奏”。
2015年6月,杨某与胡某经法院调解离婚,但胡某一直拖欠杨某4000元抚养费,杨某多次讨要未果。2016年5月4日,杨某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日该案经审查立案,转交执行局执行。
执行干警刘强接到此案后,第一时间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将协助查询申请发送至各家银行。5分钟不到,便陆续收到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在内的多家协助单位的反馈。经过排查,刘强发现被执行人胡某在中国工商银行有6000余元存款,马上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协助冻结、扣划裁定书发送至工商银行。不一会,刘强就收到了工商银行成功扣划执行款的回执,这起执行案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成功执结。
多方协作,联动布网抓“老赖”
被执行人刘某是一名潜逃在外的“老赖”,为了逃避债务,他多次隐匿转移财产,后来干脆与执行法官玩起了“躲猫猫”。
执行法官多次登门寻找无果,其电话不是关机就是停机,查询银行账户、名下其他财产、公安部门的宾馆住宿登记、出入境记录……执行法官穷尽执行手段后,仍一无所获。
今年以来,汉寿法院执行局调整了执行措施和执行方案,联动公安、工商各部门和多方媒体将长期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信息四处张贴和上网公布。刘某通过网络看到自己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后,担心自己今后承揽工程施工会受影响,主动来到汉寿法院执行局,将拖欠多年的执行款10万元一次性交清。
2015年12月,为躲避债务在云南藏身多年的罗某兴冲冲来到昆明某机场准备购买飞去北京的机票,在递交了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后,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
航空公司告知罗某因为尚有一笔执行款未还清,已经被法院网络查控系统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无法购买飞机票。
“没想到法院执行网络覆盖这么广,我躲得了初一,还是躲不过十五,出个门也受限制,以后再不敢心存侥幸了!”感受到法律的震慑力之后,罗某主动联系申请执行人刘某,在汉寿法院执行干警的协调与监督下偿还了债务,随后罗某的名字也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上删除。
汉寿法院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助,对“老赖”进行制约,使那些妄图规避执行的“老赖”在投资、贷款、置业、出行上处处受限,敦促了一大批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
系统升级,批量自动查询提高执行效率
2016年7月17日,该院执行局查控室工作人员殷玄子登录汉寿法院执行查控系统,一进入首页面,齐刷刷一溜的案件查询反馈信息映入眼帘。
“如果是以前手工逐个输入、逐件查找反馈的话,估计得忙活一个上午了。”殷玄子笑着说,“现在我院对查控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可以对所有案件进行批量处理,再多的案件也不用怕了。”
说话间,反馈界面上已清晰显示查询结果。殷玄子将反馈结果一一打印出来,交给了执行法官。
批量自动查询功能,是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多番考察和论证,委托软件公司开发的工作平台。在不久的将来,人民法院网络查控系统将与全国的银行、房管、土地和公安等协助单位批量查询数据端口对接,轻轻一点,轻松查询。汉寿法院第一时间将此技术运用到执行工作中,大大减少了查询时间,提高了执行效率。
截至目前,汉寿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查询案件2000余件,查询被执行人存款1200余万元,冻结300余万元。加上多调联动的执行战略,该院共执结案件700余件,不仅提高了执行效率,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