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余杰 彭志红
古人云“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2015年,桃源县人民法院综合地区社情,积极结合“互联网+”新形式,打造了完善的桃源老赖“黑名单”体系,同时加大执行工作的广度、强度与硬度,通过网内、网外相结合,以高压态势让老赖无处遁形,为桃源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执行答卷。
2015年6月,桃源县人民法院试运行微信平台公众号,并设立“曝光老赖”平台,将49名拒不执行的“老赖”的照片、身份证号码、住址、所涉执行案件文号、涉及金额等分批次公布。负责筹办该院微信平台的负责人认为,“县城地方小,将失信名单在微信上流动,可以利用微信在区域内裂变式传播的优势,迅速让地方老百姓认识老赖们,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道德监督效果”,同时该份“黑名单”在最高院备份,这些黑名单中的老赖将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高消费,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也将予以信用惩戒。部分老赖迫于压力,主动联系法院,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履行义务,如周某、魏某、于某借贷纠纷案,刘某物权保护纠纷案等,均达成和解履行。
软实力效果突出,硬手段也不能放松。该院为执行指挥中心配备了专门的查控机房,增加了3台专用电脑,打印传真一体机,联通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查控专网,执行员可以足不出户,查询当事人在全国20多家银行的账户及存款信息。2015年,桃源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查控系统共查询被执行人身份信息1120人次,银行开户信息104次,账户余额信息1924次,车辆信息104次,冻结、划拨500余万元,解决了部分执行案件。此外,2015年10月,桃源法院开始开展“百日执行大会战”行动,并举办了百日执行大会战新闻通气会,在全县各乡镇村居张贴督促被执行人限期履行债务的通告1000份,旨在全力打击一批执行老赖,追究一批拒执犯罪,执结一批执行难案积案,化解一批执行信访案,维护法律权威。两个月之内,督促吴某等当事人自动履行案件8件,交付现金40余万元,司法拘留5人。期间,该院执行人员跑遍了全国10个省份,经历了凌晨三点蹲守老赖、双休日在外执行等困难时刻。目前正在云南执行一起案件的该院执行局局长彭治平曾表示:“执行之路很艰辛,但是再艰辛也要对得起申请人的期许,对得起心中的天平。”
2015年,桃源法院全年共执行清结各类案件622件,到位标的7262.29万元,保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诚信氛围。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桃源法院将继续奋进,严肃对待每一起执行案件,压缩每一寸老赖生存空间,维护法律的公正、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