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大为 通讯员 谭成
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所在,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应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在维护经济发展大局,营造公平社会环境,创新社会综合治理上,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基于此,优质的诉讼服务成为法院发挥审判职能的关键,澧县人民法院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从立案环节引导分流开始、通过诉讼阶段精准发力、以执行活动见实出效,积极履行法院的各项职能,努力让群众拥有真切的司法公正“获得感”。
“硬环境”升级,“软环境”贴心,诉前服务便民
日前,记者走进澧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400平方米诉讼服务中心窗明几净。环抱式导诉台映入眼帘,立案须知、诉讼须知、举证须知等各项诉讼资料依次摆放,导诉台由导诉员引导立案。从接收诉状申请、审批立案、核收诉讼费、编号登记到移转相关业务庭,实行“一站式”立案服务。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立案需求,澧县法院建立了以立案大厅立案为主、上门立案为补充的立案模式。设立立案绿色通道,为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当事人实行优先办理。同时对因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或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且没有能力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在澧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已成常态。
今年6月开始,常德市“跨域”立案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澧县法院为更好地落实“跨域”立案工作,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跨域立案专窗,配齐配强人员,并购买了高拍仪、扫描仪等辅助传输设备,借助辅助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收件法院与管辖法院相互协作,积极配合完成远程“跨域”立案。作为全国跨区域立案首批试点基层法院,澧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针对本院实际、结合辖区特点、创新工作方式。8月16日,澧县法院立案受理了首例跨域立案的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打来电话表达谢意,给法院便民服务点赞。
澧县法院以便民诉讼为目标,软硬环境全面升级,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展示人民法院形象的窗口。该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共引导群众诉讼800余人次,提供优质立案服务287人次,跨区域立案2人次,上门立案32人次,值班院领导接访451人次。便民诉讼成效显著,优质诉讼服务贴心,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司法公正获得感稳步提升。
“巡回审判”发力,“公开庭审”助力,诉中服务近民
2017年6月20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乱丢烟头引山火 获刑并补种树苗”为题报道了澧县法院刑事巡回审判审理的一起“森林失火案”。新闻播出后,在澧县各界引起了广泛热议,参与听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频频点赞,旁听的当地群众表示深受法律教育。
今年2月16日13时,在澧县码头铺镇球山精灰厂做完工的被告人胡某吸烟后,将未燃尽的烟头随手丢进山脚的草丛里,不慎引发山火,过火总面积为147.9亩,其中林地面积23.9亩。考虑到案发地码头铺镇地域广阔,树林面积较大,群众防火意识薄弱,此案在当地也具有一定代表性,澧县法院决定巡回开庭以案释法。庭审之前,澧县法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社区干部、当地群众等近500余名人员参与听审。
2016年以来,澧县法院以刑事巡回审判着力,民事巡回审判为重点,辅以行政巡回审判,共开展巡回审判145件,能当庭宣判的当庭宣判,判决结果公正公平,以“巡回审判”拉近法律与群众的关系,真切直观的感受法律的公正,让诉讼服务近民。
在广泛开展巡回审判的同时,澧县法院还通过打造数字法庭,让庭审公开,规范法官庭审行为,接受群众监督,优化诉中服务。自2016年4月1日起,该院所有在审判法庭公开审理的案件,庭审过程须全程录音录像,通过网络系统及时在该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公开直播。同时,群众若有需求,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围观”、留言,留言在庭审结束后还及时反馈给开庭法官。截至2017年8月,该院共完成了988个案件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澧县法院通过全方位的巡回审判打开为民司法窗口,减轻群众诉累;将庭审录音录像进行制度规范,将网络直播庭审纳入考核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庭审。以多角度的庭审公开助力,将优质的诉中服务落在实处。
执行手段创新,惩戒方式全面,诉后执行亲民
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不应止于一纸判决书,对于判决结果的执行到位,是维护法律权威的关键一环,更是回应群众司法关切的重点,通过诉后的执行工作,使诉后的执行结果更亲民,能让群众的司法公正获得感更真切。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的号角吹响后,澧县法院迅速行动,制定了《执行实施案件节点控制管理办法》。在时间节点和执行内容上进行全程控制和监管,剑指“老赖”,一旦发现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对相关案件做到马上办、限期办、全力办,对被执行人暂无履行能力的案件,坚持做到有追踪、有落实、有回音。
用科技手段助力执行工作。2017年6月,该院首次将执行远程可视化设备投入使用,执行人员随身携带的“单兵”设备通过电信4G网络将执行现场画面实时传送回澧县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执行可视化设备进行全程观看与指挥,“单兵”设备将执行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通过“矩阵”方式存储至固态硬盘,随时可查看,执行工作“看得见、听得到、查得着”, 投入至今,“单兵”设备已辅助执行达20余次。
澧县法院坚持“纳入是常态,不纳入是例外”的原则。加大失信曝光力度,2016年以来依法将300余人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利用县城区财富广场、群玉广场、步行街的广告显示屏和官方微信曝光60名失信被执行人身份信息;依法运用司法拘留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共司法拘留80人,移送公安2案2人,追究刑事责任1人,倒逼8案失信被执行人履行到位;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涉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执行等专项行动,2016年依法服务该县信用联社改制工作,为信用联社收回贷款近1亿元。通过全方位的执行手段创新,全面高压惩戒“老赖”,群众对法院工作认可度、对法官满意度、司法公正获得感正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