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近日,记者走访市直单位时发现,有些单位文明用餐已经提倡并贯彻多年。9月11日中午12时,市中级人民法院食堂的门锁一分不早,准点打开,身着天蓝色制服的干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进入。“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粮食可耻。”在食堂中央的立柱上,“文明、节约、秩序、珍惜”等标语在绿色广告牌的映衬下十分醒目。
干净的餐具整齐摆放,干警们依然排队取餐,秩序井然。用餐过程中,可以同时容纳百人就餐的餐厅里没有一个服务员的身影。干警们吃完后各自收拾好残渣入盘,然后把使用过的盘子、筷子、勺子、汤碗分门别类放在餐厅一侧的餐具回收区。
食堂员工唐丽萍在这里工作了3年,她告诉记者,和以前在外面餐厅当服务员相比,法院食堂的工作轻松多了,“干警素质很高,吃多少取多少,很少看到有大量食物剩余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我们不需要一直收拾餐桌。”去年进入该院工作的青年干警张磊磊说:“上班第一天来食堂用餐,就感觉法院用餐的氛围非常好。受环境的影响,我自己也坚持不留剩饭,用餐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自己带走,现在人人都自觉地践行光盘行动,成了法院人的一种习惯。”
多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倡议,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做文明新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各项文明创建工作,有力助推了法院各项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