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为薇 实习生 周林熙 通讯员 燕岩山 文左龙
核心提示:“请前方执行人员立即清理现场,安全锁好门窗后,依法张贴封条。”这是4月17日,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发出的指令,监控大屏幕显示,执行干警正在武陵区某社区实施房屋查封。
基于“智慧法院”的建立,常德建立了10个执行指挥中心,实现各区县(市)全覆盖。目前,这10个执行指挥中心已成为常德破解执行难的“神器”。
有一个数据可以作证“神器”威力,2017年,常德中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3621件,执结12196件,执结标的13.8亿元,执行到位率同比提升16.26%。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庄严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承诺,周强院长指出“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是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常德法院在率先抓好司法改革的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大力打造“智慧法院”,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执行效率,促使一大批执行案件得到迅速执结,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好评。
目前,常德中院及9个基层法院全部建成执行指挥中心,总体面积660.19平方米,共设有13块显示屏,配有49部单兵,5台执行指挥车,执法记录仪125部,设备齐全,功能先进。
该中心集远程执行指挥、网络集中查控、失信曝光、信息回传、实时监控、执行信息公开、召开视频会议等多种功能,与上下级法院全面联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统一调配、统一指挥。
举个例子,系统的单兵系统可以实现传输执行现场画面到指挥中心,达到了“现场直播”效果,不仅可以在执行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而且可以对执行全程进行录音录像,确保执行的公正和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
又例如网络集中查控功能,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存款、房产、车辆、工商、证券等相关信息,让“老赖”的财产无所遁形,对查到的财产立即采取查控措施,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或对财产依法采取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节约了执行成本,并对被执行人及潜在赖账者形成了强大威慑。
同时,该院切实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执行指挥中心还与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系统联网,全市法院目前共将10928名“老赖”纳入被执行人“黑名单”库,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措施曝光“老赖”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及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等信息,限制113人次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对11人次购置不动产、机动车辆等行为进行限制,使其社会信用降低,对其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迫使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