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四项任务,第一项就是“筑牢政治忠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提出了“学史增信”的要求;早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政法队伍做到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都与“坚定理想信念”相关。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容
理想信念是一种价值观念,是处于价值观中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的核心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每名共产党人所必备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在革命中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阶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
二、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坚定是事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志存高远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到达,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史的历史来看,无数的事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有数据统计从1921-1949年间,牺牲党员360万名,平均每天牺牲360人。长征之初红军队伍人数达32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2.2万人,平均每300米的路程就要牺牲1人。
2.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这一条,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队伍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信念坚定”。
3.理想信念不坚定,人就可能犯错误,甚至沦为腐败分子,走向犯罪深渊,直至走上“断头台”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分子来看,从他们走上违纪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来看,就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有些领导干部的忏悔录中就是这么写的。从我们党史发展历程来看,中共一大党代表13人,代表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开会。由于理想信念的变化:当汉奸、特务、叛徒的有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退党、脱党的有李汉俊、包惠僧;脱党又重新入党的有李达;被汽车撞死的有刘仁静;牺牲的有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还有李汉俊被害时已不是党员;只有毛泽东、董必武登上了天安门。
三、理想信念方面问题的表现
应当肯定的是,我们干部队伍中,大多数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比如向往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有的对中央的大政方针包括法院的改革等说三道四、妄加评议,甚至公开质疑、否定;有的对党史、社会主义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对领袖和英雄人物予以丑化,等等,不一而足。
四、采取有效措施,坚定理想信念
1.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绝不是空话。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实践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我们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要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
2.向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一项任务就是弘扬英模精神。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是精神的旗帜。我们赞美、崇拜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就是要发扬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以这种精神为指引,凝聚起新时代的奋斗力量。传承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伟大精神,对于我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他们是是深刻的党性教育和心灵洗礼的样本。学习英难,已逝世的要学习,活着的也要学习;远处的要学习,身边的也要学习;历史上的要学习,现实中的也要学习。要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做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3.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指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的基本要求和约束,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要自觉坚持和服从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要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维护纪律和规矩的权威,认真落实组织制度、遵循组织程序,摆正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关系,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
4.在审判业务等具体工作中做到理想信念坚定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伊始,就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并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宗旨。如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的把“人民满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的“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同志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在审判业务等具体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民中心”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办好案件,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急难险重面前挑重担;要克服冷硬横推,改进作风;要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保证案件质量、提高效率、提高公信力,做到案件实体与程序并重,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