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24日拂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骑着一辆借来的自行车,从青山枢纽工程工地一路飞奔,赶到江家坡渡槽工程指挥部举行入党宣誓。
头一天晚上,青山工程指挥部政工组就正式通知我,根据这些年来我在青山水轮泵站工地上的思想和工作表现,指挥部党委认为我已符合党员条件,批准吸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没有预备期),明天上午8点前赶到江家坡渡槽工程指挥部举行入党宣誓。
突如其来的喜讯令我兴奋不己,彻夜难眠,早早地赶到了江家坡渡槽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其实就是在工地上搭建的草棚,寒冬时节四面透风。宣誓前,青山工程指挥部党委领导对我们传达党委决定,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弄懂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勉励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尽管寒风逼人,我的心却感到异常热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建设青山水轮泵站的日日夜夜像画卷一样浮现在脑海里。
思绪回到1966年9月青山工程启动时,县委县政府组织近8万劳力(时称青山民兵)开展青山枢纽工程大会战,突击建设大坝、水轮泵机房、发电站、船闸、副坝、公路桥等。刚迈入成年的我和父亲一道参加了这次大会战,从这时起,我就投入青山水轮泵工程这场伟大的战斗中。
宏大的建设场面让我们充满建设中国最大规模的水轮泵站的革命豪情,艰苦的劳动不断挑战我们身体和意志的极限,层出不穷的困难问题逼着我们想法解决。
我永远也忘不了出现在我身边的一个个共产党员:我们营教导员郭光美(公社党委副书记),在工地与民兵同吃、同住、同劳动。他经常带病工作,深夜督战,停电后身先士卒带领民兵用铁锹搅拌混凝土。后我以《熄灯后的十分钟》为题写了篇广播稿,指挥部在简报中予以刊发。
娥井连指导员胡良发在得知胞妹难产过世消息后,考虑到大坝浇注正在关键时刻离不开,捎信给妻子,让她代自己送妹妹最后一程。他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青山工程建设上的共产党员高大形象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与营部文艺宣传队同志们共同创作了戏剧,边排演边修改,在工地演出后引起了轰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对官停营高质量提前完成重建大坝的战斗任务,并被评为此次大会战的先进集体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不管是领导者还是普通民兵,都始终战斗在最前列,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激励广大民兵勇往直前,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像工地上招展的红旗,带领大家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个胜利。我对他们很敬佩,非常向往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在工地劳动中我以他们为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开始我在河滩上挖沙、筛沙、洗沙和洗卵石,每天有数量质量指标,又累又苦,尤其在严冬,赤裸的双手双腿在刺骨的水中操作,下水见红,疼痛难受,即使生了冻疮,我咬紧牙关,一直挺着。
后来安排我去搞运输,推鸡公车(一种独轮运输车)把洗好的沙石从新安镇后面的河滩运到电站旁的堆沙场,来回7公里,一车200多斤,每天得跑6趟,三天下来,浑身酸痛,躺在铺上不能动弹,我父亲见状心痛,急忙从连队卫生室找来舒筋活络药水给我全身涂抹,一边安慰我,一边给我按摩。我也有过请假的念头,但仔细一想,上青山不是自己要求的吗?当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应该是 “越是艰险越向前”,决不可打退堂鼓。我对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极力鼓励我坚持下去,只是加了一句“免得遭人笑话”,别人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天亮醒来,我伸伸腿脚弯弯腰,振作精神又上。
指挥部选拔5名青年人由我带队赴长沙水泵厂短期学习,回青山后,被安排在机电营,专事青山水轮泵站的核心工作,安装、运行、维修水轮泵。
在一无技术支持二无设备条件的情况下,摆在六班前面的除了困难就是困难,但是我们六班人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在班长王春开的带领下,凭着一颗对党对人民赤诚的心,凭着一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无私奉献”的青山精神,群策群力,“土法上马”。没有载重运输设备,就用木头、钢板,采用最原始的滚轴法,把一台台重5吨多的水轮泵搬进各自机房。没有吊装设备,我们自制绞磨机,为了防止出事故大家通力配合,哪怕拉钢丝绳的双手被划得鲜血直流,也决不能轻易松手,就用这土办法,蛮办法,把一台台水轮泵安装到位。发现水轮泵有故障,只有冒着生命危险跳进刺骨的凉水中,从有限的缝隙艰难地钻到机房蝸壳内,凭感觉探明原因,然后一锤锤,一钻钻凿掉水泥块,障碍才得以排除。在我们眼里没有解决不了问题,没有闯不过的难关。就这样,一群无私无畏的青山民兵,将自己火一般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伟大的青山工程。
青山工程不仅是一座临澧人民为之自豪的不朽丰碑,而且是一个培育锻炼青年人的大熔炉,我就是在这熔炉里艰苦奋斗,茁壮成长起来的一员。
当我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自己右手,满怀激情宣誓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就己经暗暗下定决心,入党不是终点,只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和所有的再出发的新起点。
附:谢肇荣,1948年8月出生,入党时系原青山水轮泵站职工,入党介绍人是李志耀、江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