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队建 > 党的建设
【教育整顿 理论研讨】学习心得体会
分享到:
作者:饶南丙  发布时间:2021-04-02 09:57:59 打印 字号: | |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饶南丙

2021年3月18日

 

今天,参加全市政法队伍领导干部队政治轮训班,上午听了国防科大杨成平教授《学习中共党史 探寻成功》的讲座,下午听了省委党校唐教授《我党改革开放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的讲座,晚上补学了集中学习的相关课程,感觉收获很大、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尤为深刻,作为一名人民法院的领导干部,就怎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说几点体会:

一是思想上,必须做到心中有民。我们党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公共安全、公平正义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是感情上,必须做到态度亲民。中国历史上有着厌诉耻讼的环境,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到法院打官司的,如果我们态度不好,无异于给当事人无助的心中插上了一把尖刀。所以,我们要在办案中说贴近当事人的话,办贴近当事人的事,做贴近当事人的人,特别是在民事案件中,要多做调解工作,做到态度和蔼、春风化雨,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三是思想上,必须做到取向利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多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要多办一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案件,如物业、水电、燃气纠纷案件,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四是方式上,必须做到诉讼便民。比方说要充分运用科技的手段,加大跨域立案、网上立案力度,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对网络不熟不会操作的情况。

五是价值上,必须做到办案育民。法院制度既要有温度,也要有力量,更要有是非,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落入谁弱谁有理、谁闹谁有理、谁穷谁有理的误区,特别是对把不准、理不清等一些道德风尚的问题,要态度鲜明,依法下判,引领风尚,弘扬正能量。

六是考核上,必须做到评判在民。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所以,我们的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应当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要加强科学的民意测评,真正把评判权交给人民。引导督促每一名法官从人民最满意的地方做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新时代,推动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

我想,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以上六条,司法为民就会真正从口号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践行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也会成为法官的生动实践。

   


 

 

 
来源:常德中院
责任编辑:办公室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