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问题,他指出,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我修炼。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党性从来不是生而有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锤炼的过程,如同人的道德品性的形成过程,必然经历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的阶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党性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干部不论党龄有多长、职务有多高、资历有多老,都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当作必备课,始终要做到常抓常新,长抓长在。
一、党性修养要靠思想教育来深化
“治世先治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抓好思想教育是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内修身、外尽责的重要法宝。只有保证意念的端正,认知的清醒,才可以确保处事行事动机的端正。一是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党的政治理论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要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努力在掌握基本观点、明确重要意义、理解深刻内涵上下功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安于清贫、乐于奉献。二是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要以案明纪、以案促改。要以违法违纪案例为戒,在抓好典型的警示教育中做到严于律己、令行禁止、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真正从反面典型中受到警示和启迪,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对有违纪苗头的党员法官要适时谈心,及时打预防针,促其警醒。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尤其注重红脸出汗。加强对党纪规章制度如“十个严禁”、“三个规定”等文件的学习,了解掌握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违反了应受到什么处理,做到心中有数、言行有“谱”。四是要向榜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有榜样的地方,就有进步的力量。革命年代的董存瑞、黄继光,和平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改革开放时期的张海迪、孔繁森,以及我们法院系统的周春梅、徐康等,都是推动时代进步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是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生动具体的好榜样。要向先进学习,向先进靠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不断锤炼过硬的作风,以实际行动传递榜样力量。
二、党性修养要靠岗位实践来淬化
增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途径是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刘少奇同志说过,“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决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作为一名党员,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是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党性修养最根本的体现是在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干好工作上。一是要强化奉献精神。雷锋同志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要自觉摆正个人、家庭和集体、事业的关系,不断强化大局观念,树立大局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的意识,自觉破除名利思想,端正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苦乐观、幸福观,安于清贫,甘于寂寞,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单位建设之中,把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之中,打破名利思想的桎梏,少考虑一些个人进退得失,以对党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强化敬业精神。牢固树立把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干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岗位、担负什么任务,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确工作的标准,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好上级的每一项指示、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要用百分之百的热忱去做百分之一的事情,无论是大任务还是小事项,都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应对,做到一丝不苟,干一件事、像一件事、成一件事,不敷衍、不草率、不讲条件。三是要强化创新精神。要有锲而不舍的进取意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在创新实践中争先进、创一流;要在继承优良传统中创新,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对一些传统的经验和做法,要辩证地看待,理性地运用,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解决问题中求发展、创实绩。
三、党性修养要靠严于律己来净化
严于律己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正气之源。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注重平时、坚持经常。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一是要保持本色。要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原则,顶得住压力,抗得住邪理,刹得住歪风;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保持廉洁、刚正、坦诚的品质,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潮、不良倾向做斗争。二是要洁身自好。要加强党性修养,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办案就没有底气。要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自觉做到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三是要公道正派。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要认识到,没有法外容情,没有空子可钻,没有商量可“打”,必须始终树牢法纪意识,公道正派,秉公用权,尤其要把这次教育整顿的六个顽瘴痼疾当作高压线,当作我们党员干部的一种耻辱,坚决不“做选择、搞变通”,坚决不打“擦边球”。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重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症结,把司法便民、利民落到实处。要时刻保持警醒,经常对照检查、检视剖析、管好自己,不越雷池,树好家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诫,将党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确实对得起我们身上佩戴的党徽、法徽、警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