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常德日报》:群众愁什么 我们就抓什么—— 市中级人民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小记
分享到:
作者:粟伟 杨鑫 文刃  发布时间:2021-05-07 08:29:51 打印 字号: | |

□本报记者 李白 通讯员 粟伟 杨鑫 文刃 文/图

“我们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群众愁什么,我们就抓什么,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经伟在全市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从3月中旬起,常德法院系统推出了十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举措,将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形成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问题导向抓实践、办实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细。

关注民生痛点 解决“急难愁盼”有温度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一场司法为民的公开体检。市中级人民法院闻令而动,迅速启动部署这项工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检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

“百日攻坚”行动、破解信访难题,是该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场硬仗。

4月初,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重复信访治理、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制定了《关于开展集中治理涉诉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采取“领导包案、成立专班、分片负责”的方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信访工作力争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一个月以来,全市法院累计入户走访120余次,6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4月27日,黄某某对所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审判决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申请再审材料,反映原告在原审开庭时隐藏借贷资金、虚增借贷金额的事实。接待法官耐心对其做好释法析理工作,讲清楚案件的审查流程和程序规定,并告知该案已进入再审审查程序。黄某某对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耐心细致的解答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赞不绝口,也让这次信访得以化解。

此外,常德法院系统还积极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攻坚行动,坚决兑现弱势群体的胜诉权益,灵活运用网络查扣、网络冻结、联合惩戒等方式,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累计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申请执行人执行到位案款10.31万元,为92名农民工追回工资款147.06万元。

为依法落实诉讼费用减、缓、免政策,确保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平等享有国家司法资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4名困难当事人免除全部诉讼费用,为7名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4万元。

在便民服务上,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入口处设置导诉台,由导诉人员和智能机器人共同提供诉讼引导服务,提供老花镜、轮椅、拐杖、手机充电站、急救药箱等便民服务设施,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累计接待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300余人次,帮助收转发材料500余份。

守护一方净土 严厉打击犯罪有力度

对违法犯罪行为出重拳、下狠手,既是法院的职责所在,也是民心所向。

群众怕什么?怕被诈骗侵害,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群众愁什么?愁工资被拖欠,收入要不回……

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严厉惩治毒品犯罪,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全市各级法院以禁毒为主题,组织法官深入乡村、社区、学校,通过布置展板、发放手册、现场授课等方式,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石门县人民法院在4月份对3起涉毒品犯罪案件进行集中宣判,充分发挥刑罚震慑、遏制毒品犯罪的作用,向社会传达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立场。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涉毒品犯罪案件73件,判处犯罪分子102人,其中30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决遏制其高发蔓延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全市法院依法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4件,判处犯罪分子38人,其中10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14件,判处犯罪分子80人,其中8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共执行到位“黑财”2110余万元。

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制定下发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执行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全市法院大力开展涉黑恶案件财产执行“清零”行动,刑附民、为农民工讨薪等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其中,桃源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11名农民工工资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涉案标的2万余元。

开展普法宣传 贴心服务群众有深度

4月20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经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饶南丙,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谢迎春等院领导深入常德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展送法进企业、“十院百企行”活动。

张经伟一行现场察看、了解了该公司新能源汽车总组装车间作业情况,对该企业提出的相关涉企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建议企业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将法律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的转变。

4月2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蒋晓玲等3人组成“法官讲师团”,以《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为题,为常德芷兰实验学校5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阐释《民法典》法治课,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评价。

这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普法宣传、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通过“法官讲师团”“夜间课堂”等多种方式,该院加大《民法典》、防毒、防骗、防恐、扫黄打非等方面的普法宣传力度,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普法宣讲活动42场。在“十院百企行”暖企行动中,目前全市法院已走访调研辖区企业68家,为经营管理人员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帮助防范化解涉诉涉法风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市中级人民法院还搜集整理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规则50条》,目前正在研究讨论中,计划在5月中旬送发企业,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破产积案清理,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建立健全破产案件办理“府院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法院破产审判工作在完善市场主体拯救和退出机制中的积极作用,联合党政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合力解决因企业破产而衍生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是法治教育的重点人群,市中级人民法院落实上级法院部署,完善措施推进少年法庭建设步伐,推进未成年人案件“3+1”综合审判改革,指导部分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增设少年法庭,推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向专业化发展,促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月26日,武陵区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临澧县人民法院新安人民法庭分别通过加挂牌子的方式设立少年法庭,成为常德市首批被授牌的少年法庭。

此外,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参与执行等工作,加强与乡镇矛盾调解中心合作,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宣判、以案说法等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司法服务。全市多家法院深入农村及交通不便、人员稀少的偏远地区,通过“午间法庭”“假日法庭”“车载法庭”等形式,开展巡回审判13场,切实做到了“让法官多走路、群众少跑腿”,及时解决了基层群众的矛盾纠纷。

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是一场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一心为民的忠诚履职。下一步,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化落实整改,坚持标本兼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新闻链接:《常德日报》2021年5月7日第4版

http://cdrb.cdyee.com/pc/content/202105/07/content_71765.html

 

 

 
来源:常德日报
责任编辑:常德中院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